更多文章
By Lan Shen
SUMMARY
China’s Belt and Road (B&R) initiative – the ambitious project to build infrastructure and expand trading relationships along a new Silk road – has made significant headway in the past four years, and is now well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So far, 20 per cent of investment in B&R has been in power and 19 per cent in railways, followed by roads, pipelines and other transport. With China’s government prioritising B&R as a key initiative to help open up its economy, there are five trends that show B&R is taking off in a big way.
Please click here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更多文章
随着地区和全球竞争持续加剧,香港信托行业的未来前景既有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充满挑战。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勾画最新的香港行业趋势,并就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发表深入见解。这包括建议扩大业界规模及服务范围,以巩固香港长远作为信托司法管辖权的地位。
在本报告中,我们分析了香港应该处理的一些主要挑战和领域:
1) 合规难题
信托公司正在投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合规和监管事宜,导致营运成本上升。成本上涨往往会削弱盈利能力,或是转嫁予客户,而这两方面均不利于信托业的发展。部分公司正在转用以科技作为基础的解决方案,而其他公司则正在促请政府简化全球的合规政策。
2) 提升人才储备
受访者普遍表示业界缺乏各方面的人才,例如信托管理、法律和合规以及客户管理等。信托业的专业人员普遍被指缺乏正规培训和资历,但香港信托人公会正与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合作提供解决方案。
3) 简化监管框架
香港信托业多元发展,意味着监管制度高度分散。虽然管治范围得到界定,但报告、发牌和审批过程却出现重迭监管的情况。对信托公司进行监管被业界视为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最有效方法,而部分受访者则促请采用单一监管模式,可以简化披露和提高效率。
4) 明晰税法
许多从业者认为目前适用于信托业的税法,特别是针对在香港进行贸易或商业活动的信托,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因此,业界期望可提高税法的清晰度和确定性,以加强香港作为信托管辖区的竞争能力。香港应考虑就信托税务制定一套全面的税法,情况与新加坡和英国等其他可资比较的司法管辖区相近。
各信托板块还有很多可改善之处,例如进一步改进强积金系统(包括开发eMPF中央电子平台、提供更多退休收入流的产品、与提高供款率)、引入目的信托法例,以及成立慈善信托委员会。
为了巩固香港强大的基础,并利用其作为金融服务中心的优越位置,政府、监管机构和信托业将需要加强合作。
面对新加坡,以及海峡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及开曼群岛等传统司法管辖区的激烈竞争下,各持份者之间必须加强合作,才可将香港定位为信托服务的首选地。
如欲浏览全文,请下载PDF 档。
资料提供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A straw poll of work colleagues will quickly confirm that few know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Djibouti despite it being a strategically key port on the busiest shipping route in the worl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ll have a transformational effect on a place known as the Crossroads Nation.
The highly distinctive and recognisable Aedas strategic master plan for Djibouti will reinvigorate the city and encourage the growth in trade of capital,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the whole of East Africa.
The strategic military bases within the city make it very secure. Its political stability is an additional asset. Its people incredibly polite and always smiling and the potential for growth is huge. Already it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ranks among the best in Africa.
The strategic master plan is a progressive and sustainable model for regeneration that not only looks to the future but also draws from the rich heritage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The astonishing cultural diversity of Djibouti, apparent in its historic French Colonial Quarter and Arabic houses, informs the urban grain and scale of the masterplan and ties the new into the historic fabric.
There is a danger with a master plan proposal of this scale is that the historic context and diversity is lost amongst the delivery of a skyline of high-rise towers and reflective glass. It is better to create a master plan that has been informed by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place and so works with it.
The development is on the key peninsula site of Djibouti and will deliver not only a new and vibrant waterfront, but create a series of distinct places within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offering leisure and tourist facilities, commercial office space, cultural and residential quarters and a focus for new foreign investment to the city and so the wider country. The master plan focus is not about buildings alone but is equally about space and places for the population to gather and connect. It has a new cultural heart which creates a public venue and focus for a new chapter in Djibouti’s history.
The recently completed railway connections and the planned airport upgrades will sit alongside the new port and cruise terminals ensuring that a full range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will be in place to deliver the sustained economic regeneration of the wider Aedas master plan. The huge benefits of the industrial parks and modern farms will ensure goods and services are able to be presented, traded and moved out from Djibouti, by various routes.
Catering for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and manufacturers, the master plan recognises cultur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new opportunity, with revitalisation an ongoing process, which involves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private investment. In addition the key principles of public space and landscape themes are in evidence throughout the masterplanning guidelines and will create the distinctive places Aedas has set out to deliver.
更多文章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艺术文化的一扇新窗口,特别是对西九文化区的表演艺术发展。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指出,西九的场地于2018到19年相继落成,新设施能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让“一带一路”国家的艺术家作深入交流。M+行政总监华安雅视新建筑群为文化艺术载体,推动视觉艺术发展。行政总裁栢志高则认为西九让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碰撞,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至全球,带来更具创意的原创作品。
讲者: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栢志高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茹国烈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M+行政总监华安雅
相关连结:
香港贸易发展局
http://www.hktdc.com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资讯网站
http://beltandroad.hktdc.com/sc/
香港城市大学新丝路研究中心
(一)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建设中,PPP模式的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倡议将以沿线国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合作经贸园区为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间贸易和投资,以实现区域的共荣共赢。[1] 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峰会,此次峰会中更加明确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五个主要方向和着力点(简称:“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其中,大量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设施联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工程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对于实现“设施联通”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这些工程的盈利能力,长周期,高投入的特点,以及沿线国的政治经济风险等问题,不仅是西方国家和许多学者专家由此对一带一路倡议背后动机质疑的理由, 也是长久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不可回避的挑战。面对种种质疑和挑战,是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即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因其有风险分担和多样化融资的特征,将会必然扮演重要角色。全世界范围内,PPP模式应用的案例非常多,发展历史也比较悠久。
PPP模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项目建设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 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庞大,但相应的技术和资金匮乏,PPP模式是化解这一困难的有效手段。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测算,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中国)的GDP约为24.86万亿美元,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1/3左右。假设以总体基建投入约占GDP的5%进行估算,那么“一带一路”沿线对基建的需求或达到每年24万亿美元。 现有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沿线国家内部的金融资源和国际金融机构。据元立方金服研究对“一带一路”资金来源的考察,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这4个官方融资渠道能向“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融资规模大概在3500亿美元左右。一带一路基础建设方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临着巨大的融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基础建设领域投资,除资金外,投资的组织和运用形式也至关重要。PPP模式强调转化政府职能,利用企业运营经验,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 因此,PPP模式即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吸引外国投资者在本国长期发展,解决基础建设融资的问题,又为沿线国家的政府提供了向外国优秀企业学习的机会,积累管理和运营的经验。
-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有 PPP 合作经验。 PPP 是欧洲特别是英国最早采用的融资建设及运营基础设施的方式。不少当地政府具有与这些国家交往和合作的经验,因此,在法律上和政策上相对容易适应和操作。基础设施 PPP项目往往需要政府在政策法律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因此,提前对开发,建设和运营中与行政职能交叉重叠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和分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建设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公共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 PPP投资模式,可以满足企业以股权的投资形式进行投资,摆脱单纯地承包商的角色,更好地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中。“一带一路”将会有很多相对综合的发展项目,而不仅仅是工程建设,比如铁路或者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甚至园区整体开发。PPP 模式的核心,即是由承办资本方通过良好的经营向政府提供其需要购买的服务,这正是这种综合发展项目最需要的。
(二)中国企业和中国PPP模式的机遇
首先,根据AEI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2]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和建造合同总额为780.8亿美元,占全球范围内投资31.8%。 其中,建造合同方面,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建造合同额为474.9亿美元,占全球范围内投资的62.11%。 [3]据商务部最新数据,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现阶段,中国作为倡议国,在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和建设中,承担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由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自2014年初PPP模式推广以来,截至2017月初,按照要求审核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12699个,总投资额153,011亿元。[4] 尽管中国PPP模式发展时间并不长,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但是中国PPP项目体量大,且覆盖各个领域,应用于不同行业和区域。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包括咨询服务和学术研究机构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仅使得中国的企业,政府和各类相关机构对PPP模式的机制和应用有了更成熟和深刻的认识,也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PPP模式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了更好地指导 PPP 项目在香港的实行,效率促进组(Efficiency Units)先后出台了《公私合营项目 PPP 指南》和《公私合营项目 PPP 指南 2008》。 香港也有相当一批优秀的企业,成功的运用PPP模式,实现了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其中,香港港铁公司的“轨道+物业”模式获得了大量关注,许多国家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上,都予以借鉴和学习。这些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将对就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投资建设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也将成为中国向世界分享和推广自身PPP模式的机会。
(三)一带一路上的PPP典型案例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向全社会征集的一带一路PPP典型案例,这些在建和即将建设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使用PPP模式的情况,也提供了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的真实案例。 该征集活动,最终有52个项目入围。 入围的52个项目,几乎全部由大型国有企业包揽。入围的项目分布领域前三名分别是:电力;园区开发和通信、信息、网络;其中,电力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近40%。入选项目所应用的PPP模式中,BOT, DBFOT, BOOT, BOO,参与入股等形式均存在,其中,BOT最为被广泛应用。入围项目的投资覆盖了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东南亚高居榜首,占四成。52个项目中有21个案例给出明确的特许经营期限。有些项目获得国家发展类银行的资助,也包括AIIB,丝路基金等以一带一路为核心而成立的国际金融组织,但主要还是企业自筹资金。 从付费方式看,政府购买为主,其次是使用者付费方式。
PP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选择之一,入围的项目中,能源和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占总项目数的85%。 同时,由于这类大型项目对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规模的要求度比较高,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成为了主力军。例如,国家电网,在电网基础设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入围评选的项目即包括: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项目、巴西控股公司股权与绿地投资项目、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股权投资项目和希腊独立输电运营公司股权投资项目。入围的部分项目,中国企业获得50%以上的股权,占绝对控股地位。(如:印尼巴厘岛3×142MW燃煤电厂项目;越南海阳2×600MW燃煤发电厂 )。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这些PPP项目上,掌握一定的主导权和影响力,对于PPP模式在这些国家的推广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入围的项目中,PPP模式的选择以BOT为主,融资途径和回报模式也比较单一。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应用尚属于初级阶段。如何充分发挥PPP模式的优势,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探索的空间。
最后, 虽然PPP模式的应用,必将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例如,PPP模式如何适应沿线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土壤,如何确保PPP项目的“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如何在提高政府效能的同时为企业盈利,如何设置出值得推广的PPP模式的最佳实践,设计出更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但毫无意味,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尤其是设施联通的实现,PPP模式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2017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也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预计下一个五年计划“一带一路”PPP投资将可能超过20万亿元。[5] 中国企业应把握一带一路的机会,结合自身发展经验,充分发挥和利用PPP模式的优势,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当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1] 新华社,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5-03/28/c_1114793986.htm
[2]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http://www.aei.org/china-global-investment-tracker/
[3] 中国一带一路网,商务部数据: 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Index.jsp?cat_id=10018
[4] 国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研究中心,http://www.cpppc.org/
[5] 中国一带一路网,发改委:未来一带一路PPP投资或超20万亿 http://www.sohu.com/a/149939192_731021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沿线国家在政策上配合,拆墙松绑,促进投资及商贸合作。于9月11日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就以"化愿景为行动"为主题,聚焦基建与东盟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逾3,000名政商界精英参与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请来了40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层及商界翘楚,就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发展,以及为不同界别带来的机遇深入讨论外,更设有投资项目介绍、一对一项目对接,以及各类专业服务展区介绍,集智库和实质合作于一身,高峰论坛共吸引约50个国家及地区,超过3,000名来自政商界的精英参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于论坛开幕环节的主题演说中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在推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策略中,发挥优势,使香港在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表示,香港可以跟内地联手,打造投、融资平台、交通和物流枢纽,以及专业服务平台,并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令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表示,香港能够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促成者和推动者的独特作用。
香港贸发局主席罗康瑞表示︰"今届论坛以‘化愿景为行动’为题,旨在结合项目计划、投资者以及具专业知识的专才,变成商业化、具经济效益及可投资的发展项目。"他又表示,香港贸发局将联系世界各地对"一带一路"倡议有兴趣的组织,组成联盟,致力推广倡议的商机。
(左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右图)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表示,香港可以跟内地联手,打造投、融资平台、交通和物流枢纽,以及专业服务平台,令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
(左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现届特区政府跟中央政府商讨新的合作协议,支持香港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右图)香港贸发局主席罗康瑞表示,该局将联系世界各地对"一带一路"倡议有兴趣的组织,组成联盟,致力推广倡议的商机。
促成实质交易与合作 聚焦东盟基建发展
论坛更是"一带一路"沿线企业洽商合作的平台,例如泰国上市的综合企业Loxley,继五月时接待贸发局访问泰国的代表团后,该企业于论坛期间跟香港科技企业视野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尝试把香港的高新科技带到泰国,从而配合"泰国4.0"的发展计划,希望以科技提升泰国的经济地位。而贸发局也为Loxley的代表,提供项目简介及配对的机会。
首场讨论环节以"投资‘一带一路’︰与政策官员对话"为题,由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担任主持,并与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泰国外交部副部长Virasakdi Futrakul,以及波兰基础设施与建设部副部长Justyna Skrzydło,进行政策解码,透视各国政策走向,为投资做好准备。
另一场讨论环节则针对近年经济起飞的东盟市场,讨论区内基建发展需求和相关机遇,并由亚洲金融集团总裁陈智思担任主持,请来了六位来自香港、中国内地以及东盟国家,在基建项目有实战经验的嘉宾,以项目投资者、服务供应商以及用家的角度,解构基建项目如何配合东盟发展需要,香港企业如何参与其中。
论坛专题午宴则由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欢迎辞,请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吴洛基博士担任主题演讲嘉宾。据了解,亚投行目前已为其80个成员国提供新平台,支援不同基建项目。吴洛基博士同时也解读了亚洲区内基建发展蓝图,以及该行的投资策略。
泰国上市综合企业Loxley,于论坛期间与香港科技企业视野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尝试把香港的高新科技带到泰国,配合"泰国4.0"的发展策略。
鼓励创业者与年轻企业家参与
下午的专题分组论坛,探讨了香港的金融及法律专业如何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发展。主办方与金管局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IFFO)合办的一场专题分组论坛,由IFFO顾问冯国经博士主持,请来了不同主要持份者,探讨香港金融界如何在项目的财务安排上,协助投资者及项目拥有者,为项目创造最大效益。另一场专题分组论坛则由主办方与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合办,请来了杰出的仲裁员和法律界人士,讲解香港的法律专才如何在基建项目中,由风险评估至制定合同时减少争拗、管理潜在法律风险,及有效解决争议。另一场分组论坛就以"青年企业家分享‘一带一路’机遇"为题,请来香港及东盟国家的青年商界领袖,分享他们眼中的"一带一路"商机,鼓励更多创业者及年轻企业家参与"一带一路"发展。
多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项目拥有者,带来超过150个不同范畴的投资项目、物色投资者以及相关的服务供应商。主办方按照项目性质,设有三个不同主题的投资项目介绍及交流会。在"运输及物流基建"环节,参与的包括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泰国高速公路管理局、阿布札比哈里发工业区等。"能源、天然资源及公用事业"环节,介绍项目的包括俄罗斯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mpany主席、哈萨克国家财富基金的代表等。而"城市发展"环节,参与的则包括印尼棉兰市加速海事发展理事会、缅甸城市和住房发展部和越南Sunny World Property Development等。主办方同时为项目拥有者、投资者及服务提供者,安排一对一项目对接会,活动成功吸引超过200家企业参与。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吴洛基博士表示,亚投行目前已为其80个成员国提供新平台,支援不同基建项目。
各国参会代表带来超过150个投资项目,部分于投资项目介绍及交流会中作简介。
提供金融、法律、科技等服务咨询
为了让来自各地的商界人士,认识香港服务商的优势,论坛现场设有展览区。超过30家银行、金融服务、基础建设及专业服务供应商,为与会人士提供融资、顾问服务、法律、会计以及资讯科技服务的咨询。还有全球投资机遇专区,提供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及德国的最新市场资讯和投资机遇。
今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获得各界支持,体现了庆祝活动的主题"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论坛请来4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界领袖作为论坛名誉顾问,并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作合作伙伴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钻石赞助商。
(左图)论坛现场设有展览区,汇聚超过30家银行、金融服务、基础建设及专业服务供应商,为与会人士提供相关服务咨询。(右图)主办方同时为超过200家企业安排了一对一项目对接活动。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中国大力支持老挝发展可持续能源,为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紧密的长期合作铺路。
今年较早时,中国及老挝共同开展发电量达1,156兆瓦(MW)的南乌江流域梯级水力发电项目第二期工程。这项工程在老挝的主要河流南乌江进行,被视为该国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点发展项目。
老挝于201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得159亿美元。有见及此,这项工程的造价(28亿美元)大部分由中国承担,老挝则同意未来29年由中方营运水力发电设施。工程完成后,整个设施将由7个水坝及水力发电站组成,预期装机容量达1,156兆瓦,每年能源输出为5,017吉瓦时(GWh)。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总部设于北京,是一家国有水电工程及建造公司,也是南乌工程的中方牵头公司。中国水电与老挝的国有电力公司Electricite Du Laos (EDL)订立协议,同意共同出资开发南乌项目,由EDL持有项目15%权益。根据协议条款,全部发电量将售予EDL。此外,南乌项目的重要性亦在于首次有中国企业取得整条流域的规划及发展权。
南乌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包括建设南乌2号、5号及6号发电站,已于两年多前完成,并在2015年11月29日首次发电。第一期设施的估计装机容量合共约为540兆瓦,接近当初预计整个项目完成后总装机容量的一半。大约5个月后,第二期工程动工仪式举行,为余下南乌1号、3号、4号及7号发电站的建造工程揭开序幕。第二期工程预计于2020年完成。
老挝能源及矿业部部长Khammany Inthilath博士强调项目极为重要:「南乌项目完成后,将在纾缓我国贫穷问题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其中,项目将推动龙坡邦(Luang Prabang)及丰沙里(Phongsaly)两省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大大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素质。
「项目亦可在应对南乌江盘地的季节性干旱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长期为下游耕地提供灌溉用水,并减少土壤侵蚀。」
不过,另一方面,项目也招来四方八面的批评。首先,外界关注这些大规模水力发电项目可能损害环境,尤其是湄公河及其支流一带正发展多个大型水力发电项目,惹人关注。除了南乌项目外,中国亦参与另外多个水力发电工程,包括位于东沙洪(Don Sahong)、北宾(Pak Beng)及沙耶武里(Xayaburi)的项目。
其次,老挝的邻国亦担心,这些水力发电项目的不良效应日积月累,会对水流带来影响。泰国、越南及柬埔寨政府均曾公开反对老挝扩大水力发电计划。
第三,中国在老挝大举投资,令后者因发展基建而债台高筑,是另一为人诟病的地方。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已在老挝注资54亿美元,毫无疑问是老挝的最大境外投资者。
根据老挝政府的数字,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公司在老挝承接的建设项目总值达67亿美元,占老挝基建升级计划总预算开支约30.1%。这些巨额合约让老挝成为东盟集团之中,中国的第三大承建服务输出市场。
大兴土木可谓利弊互见,不过整体而言,老挝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正好符合该国的长远目标,由一个内陆国家发展成为有陆路运输联系的经济体,担当连接邻国的桥梁。此外,老挝与中国一直在多个能源项目合作无间,足以印证两国的友好关系。
在南乌项目第二期工程的发布仪式上,中国驻老挝旧都龙坡邦的总领事黎宝光谈到两国关系:「今年是中国与老挝建交55周年,现在这个合作项目再度动工,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纪念方式了。」
特约记者 Geoff de Freitas 永珍报道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来源:新华财金社
2014 年以来,中国与阿曼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在中阿博览会框架下,宁夏与阿曼国进行反复协商洽谈后,决定在位于杜库姆经济特区建设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并作为建设开放宁夏、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示范工程重点培育。2016 年这个产业园被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重点推动建设的 20 个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之一,被国家商务部列为 16 个重点国际产能合作园区之一。
调研了解到,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于2011年10月成立,是一个自由贸易区,外国投资者可在此建立100%的独资公司;进口到特区的商品将享受免税待遇;投资者进行注册、取得营业许可和环境许可等证件均可享受国际上流行的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该特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累计投资140亿美元,建有港口、船坞、机场、道路、电厂、水厂、酒店、公寓等,特区内有关公司注册、员工聘用、贸易便利、土地租赁和税费优惠等各项鼓励投资者的政策和措施也已陆续公布实施。
2015年4月,宁夏开始着力推动在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建设中国产业园的工作;2016年5月23日,宁夏与杜库姆经济特区政府就建设中国产业园的协议正式签约;2017年4月19日,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举行奠基典礼和企业入驻签约仪式。
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占地面积 11.72 平方公里,项目建设周期为10年,有望通过5年的建设初具规模,拟建项目规划总投资700多亿元人民币,规划的产业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建筑材料、清真产业、电子商务等9个领域。根据规划,产业园将建设成为拥有"两大空间布局、三大功能平台、六类支柱产业、八项管理服务"的加工制造型经贸合作园区。
中方自阿方提出特区建设之时起,就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合作。
2015年,双方签订了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经过共同努力,产业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顺利奠基启动建设,成为目前单一国家入驻经济特区的最大项目,体现了双方重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由中国国际工程谘询公司完成的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规划中的目标是,10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00多亿美元,用地12000 亩,用工12000人。18台件大型施工机械已与2016年6月底运达产业园区投入使用。
目前,这个园区已有来自宁夏、辽宁、湖北等地10家企业入驻,签约金额280多亿人民币,包括火力发电、海洋取排水及海水淡化提溴联产、180万吨天然气─甲醇─烯烃、高机动越野车、五星级酒店、年产 1GWp 光伏组件、石油及天然气管材、建材市场、钢丝网骨架增强复合管、柔性高压复合输送管等项目。
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的建设有着三重战略价值:一是产业园位于东西方国际海运航线的交汇点,连接重要生产市场和主要消费市场,地理位置重要,具有成为全球转运枢纽、供应中东市场商品集散中心的潜力;二是杜库姆经济特区在税收、外国投资者准入、生产要素价格、员工聘用、贸易便利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明显;三是产业园可为我国在亚丁湾地区的海军护航舰队提供补给及维修服务,相较巴基斯丹的瓜达尔港可减少一半的航程。
在调研过程中,宁夏中小企业协会会长解孟林等有关人士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支持这个产业园的建设,以防范投资风险。
一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防范政治风险。在国家层面与阿曼政府对接,通过发改委或商务部与阿曼有关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中国驻阿曼使领馆与投资企业间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及时的提供政策与安全保护。同时,鼓励具有政治风险类承保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向入驻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购买"海外投资险"。产业园及入驻企业要注重与项目所在地居民构建良好、和谐和友善的社会关系,经济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产业园在当地的声望和名誉。
二要提供产业园扶持资金,同时提供亚投行、丝路基金、国开行等多元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助力企业应对通货膨胀造成的资金成本升高,降低企业财务及运营成本,减少因通胀导致的项目成本骤增风险;另一方面以便解决产业园及投资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具体举措可包括:设置中国─阿曼产业园投资资金,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基金,吸引社会配资,用以降低通胀造成的投资成本升高,支持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建设;开通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解决企业海外投融资问题,鼓励入驻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建立中国─阿曼产业园企业管理部门,在行业组织的指导下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园区市场。
三要建设定向培训体系,以降低市场文化冲突风险。或可由商务部牵头,联合国内相关专业高等院校成立定向培训体系并提供相关资金补贴支持。具体举措可包括:对入驻员工进行语言、文化敏感性和沟通能力培训等跨文化管理培训;研究当地产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前研判和分析政策,科学安排劳工,避免卷入法律纠纷;建立阿曼籍员工留学在我国的留学培训机制,提升产业园本地化队伍素质建设。
原文链接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随着泰国的曼谷–廊开铁路动工,亚洲区的高速铁路网络计划亦迈进一步。
泰国的曼谷–廊开(Nong Khai)高速铁路项目是亚洲高铁网络计划的关键部分,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其中第一期工程是区内铁路网络不可或缺的衔接部分,上月初已获泰国政府正式授权动工。
昆明–老挝铁路是区域网络另一重要部分,工程曾经大为延误,但终在去年展开。最近,印尼亦批准兴建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此外,新加坡–吉隆坡铁路亦将于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展开招标程序,项目预计于2026年前完成,届时两地之间的铁路车程只需90分钟。
曼谷–廊开高速铁路项目工程为期4年,造价1,790亿泰铢(53亿美元)。铁路全长253公里,连接曼谷及通往邻国老挝的门户城市呵叻(Nakhon Ratchasima)。铁路沿线共设6个车站,分别是挽赐(Bang Sue)、廊曼(Don Mueang)、阿瑜陀耶(Ayutthaya)、北标(Saraburi)、巴冲(Pak Chong)及呵叻。
事实上,这条铁路只是项目三期工程中的第一期,日后铁路将接驳至廊开,最后连接北标府的景溪县(Kaeng Khoi)及罗勇府(Rayong)的麦普塔普特港(Map Ta Phut)。现时,第二及第三期工程尚未确定竣工时间表。
虽然第一期工程的资金主要源自泰国国内,但泰国政府据报正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磋商,希望为采购铁路的高速列车取得融资。泰国计划由当地公司兴建路轨,而中国则供应列车及信号系统,并提供技术支援。
当局的长远目标是打造穿梭亚洲的高速铁路网络,旅客从曼谷前往老挝首都永珍只需4小时。铁路将从老挝延伸至中国西南部的昆明,与内地迅速扩展的城际高铁网络接轨。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高铁路轨合计长约22,000公里。泰国的高铁网络亦从曼谷向南伸展,并将大大缩短前往吉隆坡及新加坡所需时间。
虽然泰国在磋商及多项审批程序方面进展缓慢,且出现连番延误,但当局发展高铁网络的决心依旧,并相信铁路将为日后经济发展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2017年首季,泰国经济受惠于出口回升,录得3.3%增长,是近4年单季最高纪录。不过,虽然数据回升,但自2014年开始,泰国的经济增长始终较区内各国缓慢。
2016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2%。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7年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5%,2018年将上升至3.6%。不过,这些数字仍然低于东盟的预计平均增长率,与泰国2012年录得的7.2%增长亦有明显差距。
泰国地理位置优越,是经济可望持续复苏的有利因素。泰国位处东南亚中心位置,毗邻缅甸、老挝、柬埔寨及马来西亚;其中,马来西亚又与坐拥全球第二繁忙港口的新加坡接壤。同时,东盟经济共同体宪章保证人员、产品及资本自由移动;泰国人口约6,900万,物流设施及金融制度发展成熟,大有条件享受个中好处。
此外,泰国亦期望铁路连接的改善有助推动旅游业发展。现时,旅游业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1%。当局致力把国家发展成「东南亚旅游枢纽」,并已就此取得相当进展。例如,2016年,到访泰国的旅客总数达3,260万人次,带来16,400亿泰铢收益。现时,泰国希望继续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印度及东盟各国的高消费旅客。
泰国旅游局相信,中国二三线城市将是新一代内地旅客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该些城市加强宣传泰国作为度假胜地的魅力。去年,泰国接待了约880万中国旅客及约860万东盟旅客。2017年上半年,泰国的进境旅客总数按年上升,但来自中国的旅客人数却下跌了3.83%。
很多人认为,中国旅客人数下跌是泰国政府打击「零团费」旅行团所致。以往,中国旅客参加团费低廉的旅行团,但被只收取佣金的导游强迫购买昂贵商品及于贵价餐厅用膳。不过,虽然人数下跌,但中国仍然是泰国最大的旅客来源,远远抛离其他国家;随后是马来西亚、韩国及老挝。
泰国积极参与亚洲区高铁计划,日后有望成为东南亚高铁网络的连接枢纽。在泰国的推动下,区内的铁路运输转型也迈出重要一步,对于亚洲区的旅游业及进出口商而言,无疑是一大喜讯。
特约记者 Geoff de Freitas 曼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