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负担?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

要点:

  • 一带一路被视为中国进行全球扩张的宏伟计划,引起强烈反响。
  • 一带一路已经演变为一种软实力手段,许多项目似乎是战略性的,而并非经济性的。
  • 最近的一项分析证实,许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已经恶化,只有中东和北非是例外。

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末上任后不久宣布了一带一路项目(BRI)。至今中国已在此项目上投资约3000亿美元,主要用于邻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尽管一带一路只实施了五年,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项在中国进行全球扩张的宏伟计划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响。这些国家包括从一带一路中获利的国家和其它主要经济体,例如美国和欧盟。

在宣布共建一带一路以来的五年里,一带一路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最初以经济为重心的贸易对接以便中国出口过剩的产能,到现在更像一种软实力手段。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从本质上看似乎是战略性的,而非经济性的。

这种态度的转变与西方对一带一路日益负面的看法有关。在本月初举行的中欧年度峰会上,欧盟对中国的战略雄心表达了担忧。但这并没有阻止意大利成为G7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受援国也发出反对的声音,因为它们迫切需要资金来偿还贷款。

评估

我们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许多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确实有所恶化。我们的报告收集了全球事件、语言、和音调数据库(GDELT)的数据,涵盖132个国家、超过100种语言的广播、网络和纸质媒体。报告显示,国际上对一带一路的整体评价由2018年的积极评价急剧转为负面评价,只有中东和北非地区仍然维持正面评价。伴随着中国寻求提升其全球软实力,一带一路形象的恶化为中国敲响了警钟。

我们的研究针对一带一路形象恶化提出了一些见解。首先最重要的:贸易。各国似乎越来越警惕对中国进口的过度依赖和不平衡的贸易格局。在投资方面,虽然我们的研究表明,投资整体上不像贸易那样受到负面的评价,但也有一些与投资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不少讨论,如接受国的债务动态、环境问题。

总得来说,中国可能在一带一路的幌子下制定了太多目标,其中一些目标可能相互矛盾。特别 是,中国试图复制其在海外市场的内部经营方式:利用中国的资源和材料,具有明显的国家资本主义色彩。

尽管从经济角度看,让国有企业忙于一带一路建设可能颇具吸引力,但这只会加剧外国的担忧,削弱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多数受援国欢迎来自中国的基础设施融资,但也希望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后者与中国现有的战略方针相左。

另外,替代方案的出现也反映了一带一路的形象有亏,这些替代方案包括美国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的印太战略,以及欧盟(EU)与亚洲的互联互通计划。更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可能是美国政府从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到遏制中国全球扩张的转折点。

尽管当下局势不利,但这对中国来说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因为显而易见,无论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有多大,提升软实力都会有困难。事实上,这种阻碍也为中国提供了探索一个更加可持续战略的机会。中国正在意识到,大举扩张将引发与美国的对抗,尽管中国经济从中获利,但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战略。

考虑到国内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中国需要在海外市场扩张,但不应排除其他投资者从此类项目中获益。在此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走上一条更加灵活开放,通向软实力建设的道路。

建议

为此,中国最近在一带一路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但由于方式低调,这些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引起注意。

首先,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从最初的63个大幅增加到131个。其目的是要降低一带一路的针对性,从而降低西方对该倡议的地缘政治担忧。

第二,中国正试图利用更加多边的框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种多边框架保留了中国特色,使中国能够掌握对关键项目的最终控制权,也为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了参与的空间,尤其是欧洲和韩国。

尽管如此,中国可能也愿意在共享一带一路获益的方式上做出一些妥协,但将该战略多边化并不意味着完全退回到西方模式。无论对现有秩序有多大影响,中国以其独特的制度,逐渐崛起进而重塑世界,而一带一路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日益负面的反应不应被视为一带一路的结束,而应被视为中国的一记警钟,从而推动重塑该战略,使之朝着更加开放和多边的方向发展。尽管如此,中国仍然会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保留其中心辐条模式,但会加强以市场为基础的国际合作。

 

原文刊载于香港科大新兴市场研究所《领思 - 新兴市场研究简报》2019年8月第28号,请按此阅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