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否已經成為中國的政治負擔?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

要點:

  • 一帶一路被視為中國進行全球擴張的宏偉計劃,引起強烈反響。
  • 一帶一路已經演變為一種軟實力手段,許多項目似乎是戰略性的,而並非經濟性的。
  • 最近的一項分析證實,許多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已經惡化,只有中東和北非是例外。

問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末上任後不久宣佈了一帶一路項目(BRI)。至今中國已在此項目上投資約3000億美元,主要用於鄰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儘管一帶一路隻實施了五年,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項在中國進行全球擴張的宏偉計劃引起世界其他國家的強烈反響。這些國家包括從一帶一路中獲利的國家和其它主要經濟體,例如美國和歐盟。

在宣佈共建一帶一路以來的五年裡,一帶一路的目標已經發生了變化:從最初以經濟為重心的貿易對接以便中國出口過剩的產能,到現在更像一種軟實力手段。目前,一帶一路建設的大量基礎設施項目,從本質上看似乎是戰略性的,而非經濟性的。

這種態度的轉變與西方對一帶一路日益負面的看法有關。在本月初舉行的中歐年度峰會上,歐盟對中國的戰略雄心表達了擔憂。但這並沒有阻止意大利成為G7國家中第一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的受援國也發出反對的聲音,因為它們迫切需要資金來償還貸款。

評估

我們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許多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態度確實有所惡化。我們的報告收集了全球事件、語言、和音調數據庫(GDELT)的數據,涵蓋132個國家、超過100種語言的廣播、網絡和紙質媒體。報告顯示,國際上對一帶一路的整體評價由2018年的積極評價急劇轉為負面評價,只有中東和北非地區仍然維持正面評價。伴隨著中國尋求提升其全球軟實力,一帶一路形象的惡化為中國敲響了警鐘。

我們的研究針對一帶一路形象惡化提出了一些見解。首先最重要的:貿易。各國似乎越來越警惕對中國進口的過度依賴和不平衡的貿易格局。在投資方面,雖然我們的研究表明,投資整體上不像貿易那樣受到負面的評價,但也有一些與投資密切相關的問題引發不少討論,如接受國的債務動態、環境問題。

總得來說,中國可能在一帶一路的幌子下制定了太多目標,其中一些目標可能相互矛盾。特別 是,中國試圖複製其在海外市場的內部經營方式:利用中國的資源和材料,具有明顯的國家資本主義色彩。

儘管從經濟角度看,讓國有企業忙於一帶一路建設可能頗具吸引力,但這只會加劇外國的擔憂,削弱中國的國際形象。大多數受援國歡迎來自中國的基礎設施融資,但也希望公開透明和公平競爭。後者與中國現有的戰略方針相左。

另外,替代方案的出現也反映了一帶一路的形象有虧,這些替代方案包括美國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的印太戰略,以及歐盟(EU)與亞洲的互聯互通計劃。更有人認為,一帶一路可能是美國政府從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到遏制中國全球擴張的轉折點。

儘管當下局勢不利,但這對中國來說並不完全是件壞事,因為顯而易見,無論一個國家的經濟體量有多大,提升軟實力都會有困難。事實上,這種阻礙也為中國提供了探索一個更加可持續戰略的機會。中國正在意識到,大舉擴張將引發與美國的對抗,儘管中國經濟從中獲利,但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戰略。

考慮到國內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中國需要在海外市場擴張,但不應排除其他投資者從此類項目中獲益。在此背景下,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走上一條更加靈活開放,通向軟實力建設的道路。

建議

為此,中國最近在一帶一路建設上進行了一系列戰略調整,但由於方式低調,這些調整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引起注意。

首先,與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的國家從最初的63個大幅增加到131個。其目的是要降低一帶一路的針對性,從而降低西方對該倡議的地緣政治擔憂。

第二,中國正試圖利用更加多邊的框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種多邊框架保留了中國特色,使中國能夠掌握對關鍵項目的最終控制權,也為其他發達國家提供了參與的空間,尤其是歐洲和韓國。

儘管如此,中國可能也願意在共享一帶一路獲益的方式上做出一些妥協,但將該戰略多邊化並不意味著完全退回到西方模式。無論對現有秩序有多大影響,中國以其獨特的制度,逐漸崛起進而重塑世界,而一帶一路是推動這一進程的重要環節,一帶一路建設是這一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各國日益負面的反應不應被視為一帶一路的結束,而應被視為中國的一記警鐘,從而推動重塑該戰略,使之朝著更加開放和多邊的方向發展。儘管如此,中國仍然會在一帶一路項目中處於核心的地位,保留其中心輻條模式,但會加強以市場為基礎的國際合作。

 

原文刊載於香港科大新興市場研究所《領思 - 新興市場研究簡報》2019年8月第28號,請按此閱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