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國家戰略 促進共同發展

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

在早前於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對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四點期望:瞄準國家所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香港所長,合力提升優勢和互補效應;增強創新意識;弘揚絲路精神,積極促進人文交流。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認為,這正正顯示中央支持和重視香港,特別是香港在金融、經貿、專業服務等方面擁有獨特優勢,尤要珍視和善用。他指出,香港應積極、主動配合國家發展,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實現張德江委員長所言"國家發展始終需要香港,也必將不斷地成就香港"的期望。

"十三五規劃"的《港澳專章》明確支持港澳於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以及跨省區合作平台建設。聶德權提到,特區政府於去年七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簽署框架協議,協議簽署後,特區政府先後向多個商會及團體收集意見,探討如何推動相關發展。他透露,局方積極與國家發改委、廣東及澳門政府溝通,制訂發展規劃,目前亦已呈交中央審批,可望於不久將來公佈。他相信,規劃出台後,將為香港在功能、定位等方面提供更清晰勾劃,有助具體落實各個計劃與項目。

大灣區重視整體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潛力非凡,聶德權認為,大灣區發展與過去粵港合作的分別,主要在於大灣區是考慮整個區域的發展,故區域內部的優勢互補至為重要,務求達到錯位發展的效果。然而,大灣區包括兩種制度及三個不同的關稅區,制度設計上難免存在障礙,情況比世界其他灣區複雜,故此局方首務是推動達成區內的互聯互通。

大灣區是最開放的灣區,廣東省市場龐大,香港則與國際接軌,聶德權認為,彼此合作正好發揮彼此最大潛力。為了促進合作,協調機制必不可少,他指出,三地的合作現由中央發改委協調,日後亦將設立協調機制,透過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港澳辦及相關的中央部委,相互溝通落實相關計劃。他認為,大灣區內各城市群必須推動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香港可在"一國兩制"優勢下,推動制度創新,強化人員、貨物、資金、訊息的流通,建立有效協調機制。他提到,政府未來將成立大灣區辦公室,一站式推動與內地及澳門相關部門的聯繫,以及協調特區政府內部不同部門的溝通、合作,並專責與商會及專業團體聯絡的工作。

延續改革開放

事實上,特區政府與內地的合作絕不限於大灣區發展,聶德權表示,國家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涉及多個省市,局方亦將全面加強與各省市的合作。現時香港已與包括北京、上海、福建的多個城市商議合作,合作領域包括商貿、創新科技、專業服務、文化藝術、青年交流等。

聶德權提到,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特區政府計劃舉辦活動,讓大眾認識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人物及故事。他認為,此舉對改革開放的回顧與前瞻別具意義,"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發展將是內地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具體體現和契機,特別是推動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及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於此過程之中,透過加強與內地合作,將為香港未來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共同迎來光輝未來。

原文刊載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2018年3月號,請按此閱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