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崛起的機遇:曼德勒商機處處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 2016年08月05日

緬甸崛起的機遇:曼德勒商機處處

以人口數目而論,緬甸是一個中等規模的東盟國家,年輕勞動力供應充裕,現已躋身為東南亞另一個生產基地,越來越受重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預測,緬甸由於受到投資增長所推動,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達8.6%,領先其他經濟高速增長的鄰國,如柬埔寨(7%)、老撾(7.4%)、越南(6.3%)及孟加拉(6.6%)。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前往緬甸實地考察,時間上剛好在2016年4月新政府組成之前,目的是評估該國是否適合作為港商遷廠的選址。仰光是緬甸的經濟樞紐及最大城市,世界目光匯聚,盡管如此,本局亦走訪該國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曼德勒,深入瞭解當地的營商及投資環境。

投資者目光不囿於仰光

雖然仰光仍是外商直接投資的焦點,但海外投資者對緬甸其他城市的注意力亦日趨增加,特別是曼德勒等多個核心區域城市。根據緬甸的2010至2030年全國綜合發展計劃 (Nation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lan 2010-2030),曼德勒是該國另一個增長極。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首府,也是緬甸中北部地區的主要經濟樞紐。截至2015年3月止的財政年度,曼德勒省佔該國GDP的11.4%,僅在仰光省(22%)及實皆省(11.6%)之後。

緬甸於2015年11月舉行國會選舉,導致經濟增長放緩[1](選前已廣泛預期增長會被拖慢,但最終放緩情況只屬短暫),盡管如此,無論是在曼德勒或是在仰光,政府部門及私人公司都對該國的經濟及營商前景深表樂觀。2016年4月,緬甸政權順利過渡,對投資者來說是一種訊號,顯示該國將繼續大力推行經濟及政治改革。自此之後,緬甸的商業投資已逐漸重拾動力,尤以基建領域為然。

曼德勒享有地利得以成為貿易樞紐

地圖: 緬甸地圖
地圖: 緬甸地圖

曼德勒地處緬甸中央,並有一條主要公路貫穿其中,由中國邊境通往仰光,得以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貿易樞紐。該條公路是緬甸的貿易要道,農產品、翡翠和寶石均經此出口到鄰近國家,而主要來自中國的進口製成品也是循此途徑輸入。

伊洛瓦底河(Ayeyarwady River)是緬甸最重要的商業河道,貫通南北。曼德勒位處該河東岸,憑藉四通八達的河道網絡,與仰光及蒲甘等主要城市連接起來,小船遊走其間,運載乘客及貨物。因此,曼德勒成為該國本土市場的主要分銷中心。

曼德勒作為貿易及物流樞紐,為了促進發展,已決心進一步推動工業化,並加強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四大經濟走廊(即「北部走廊」(Northern Corridor)、「西部走廊」(Western Corridor)、「東西走廊」(East-West Corridor)以及「南部走廊」(Southern Corridor),詳情參見下圖)的經濟融合。這四大經濟走廊把緬甸與中南半島內多個東盟國家連接起來,包括泰國、老撾、柬埔寨以及越南,亦接通緬甸國 內不同地區。

地圖: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
地圖: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

孟加拉-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為曼德勒帶來機遇

緬甸除與大湄公河經濟走廊沿線的東盟國家合作外,亦就孟加拉-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的發展向曼德勒委以重任。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建設該條走廊,把印度的加爾各答與中國的昆明連接起來(簡稱K2K),而孟加拉的達卡及緬甸的曼德勒均是K2K公路沿線的關鍵節點。在孟加拉-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基礎建設將會改善,而沿途亦會興建多個工業區,因此曼德勒勢必可以從中受惠。

現時,大多數在曼德勒的基建及物流公司都以本土市場為焦點,要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服務,面對不少挑戰。經濟走廊的工程項目除了道路及電力供應設施外,亦包括在沿途興建多個工業城市,因此擁有相關技術及專門知識的海外服務供應商,在基礎設施建造及項目管理等領域,應可在緬甸市場找到源源不絕的機會。因此,緬甸公司可與國際企業結成夥伴,藉此促進知識分享及技術轉移;長遠而言,曼德勒的貿易及物流業整體競爭力將會增強。

輕工製造業以及農產品和食品加工業的商機

在工業生產方面,大多數在曼德勒省設廠的生產商都從事農產品/食品加工、機械製造,以及種類有限的消費品生產等活動。曼德勒的土地成本較仰光廉宜,除了有潛力進一步發展貿易及物流業外,亦有機會發展輕工製造業。

近期,緬甸投資委員會(Myanmar Investment Commission)發表調查報告[2],指出曼德勒的投資氣候理想,有56%受訪者認為,未來3年,所屬行業在曼德勒的經營前景良好,主要因為市場需求有增無減,基建更為妥善及政府服務有所提升。

調查報告雖然指出曼德勒大有發展潛力,但亦認為當地面對建制及基建有欠完善的問題,或會拖慢其發展步伐。為了提升曼德勒的競爭力,特別是中期競爭力,調查報告提出若干建議,如改善年久失修的交通基建,以及增加電力和可用土地供應。

以總統吳廷覺為首的新政府為了吸引外國投資,繼前總統吳登盛推出的多項改革措施後,亦承諾進一步開放緬甸市場。不過,曼德勒需要一段時間,才可逐步提升經濟實力。在此之前,有意搶先到曼德勒開拓商機的投資者,必須小心權衡利弊。

改善基建

曼德勒的地理位置優越,得天獨厚,有利其發展為主要的區域物流樞紐。不過,緬甸全國交通基建必須進行重大的升級改造。根據2016年世界銀行的「物流績效指標」(LPI),在160個國家及地區中,緬甸排名第113位,落後於其他東盟國家。在基礎設施質素方面,緬甸排名第105位。基礎設施質素是其中一項用於計算排名的指標,涉及貿易和交通基建,例如港口、鐵路及資訊科技。

圖: 2016年物流績效指標與基礎設施質素
圖: 2016年物流績效指標與基礎設施質素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前往緬甸實地考察,差不多所有接受本局訪問的私人企業都認為,該國的交通運輸基建欠佳,特別是道路質素差劣以及港口設施不足,成為主要的營商障礙。根據本局觀察,仰光的道路及交通情況都明顯較曼德勒為佳。曼德勒的鋪裝道路在比例上相對較少,但有很多未鋪裝道路甚或泥路,在典型的乾燥大風日子,塵土飛揚,阻礙視線。

本局發現,曼德勒正在鋪設多條全新道路,亦有一些已完工的新建道路,包括一些通往新機場的道路,不過,當地道路設施大多十分落後,急需升級改造,以提升該國的物流運輸效率。

2014-2015年財政年度,流入緬甸的外商直接投資額逾80億美元(經緬甸投資委員會批准),其中仰光省佔總額47%。相比之下,曼德勒省所佔份額僅逾8%。事實上,大多數外國投資者目前仍然聚焦於仰光及其周邊地區,而這些地區的基建設施相對較先進,由此可見,投資者對曼德勒的交通基建及其他不足之處有所顧慮。

話說回來,曼德勒政府亦承認有需要把現時落後的交通網絡現代化,以緊貼該國快速的發展步伐。不少基建工程項目正在進行,長遠來說,可望提升曼德勒的整體營商環境。

隨著曼德勒政府開展更多基建工程,該國基建及物流領域將為外國投資者帶來豐厚商機。以下章節闡述曼德勒一些最新發展項目,讓投資者更清楚瞭解當地的投資前景。

交通基建—道路

緬甸經濟持續增長,註冊汽車總數由2004年不足100萬輛,增加至2014年的500多萬輛,道路需求急增。不過,根據亞洲開發銀行《2016年亞洲發展展望》(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緬甸僅40%的道路已鋪裝路面,並有至少60%的高速公路需要維修。

為了改善陸路交通網絡以及促進全國和地區整合,緬甸多條主要公路正進行擴建或升級改造工程。例如,曼德勒-木姐高速公路(Mandalay-Muse Highway)是緬甸撣邦與中國邊境貿易的主要路線,自2012年以來,兩國邊境貿易日趨頻繁,每日貨車流量估計約1,500架次,導致公路經常擠塞及意外頻生。

為了紓緩交通擠塞及提升交通安全,當局於2016年初宣布,由亞洲世界集團(Asia World Group)前附屬公司東方高速公路公司(Oriental Highway Company)投資3億美元,把雙線行車的曼德勒-木姐公路擴闊至4線行車,並鋪設瀝青路面。東方高速公路公司與緬甸政府簽署興建—經營—轉讓(BOT)模式協定,管理該條公路。此外,仰光至曼德勒公路兩段長16公里的路段將進行改造升級工程,而曼德勒的道路交通管理部(Road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亦推出一個百日工程項目,包括維修曼德勒省內的道路及橋樑。

圖: 狹窄道路及小徑為數眾多,路況差劣。
狹窄道路及小徑為數眾多,路況差劣。
圖: 狹窄道路及小徑為數眾多,路況差劣。
狹窄道路及小徑為數眾多,路況差劣。
圖: 工廠常以小型貨車運送貨物,加劇道路擠車問題。
工廠常以小型貨車運送貨物,加劇道路擠車問題。
圖: 工廠常以小型貨車運送貨物,加劇道路擠車問題。
工廠常以小型貨車運送貨物,加劇道路擠車問題。

交通基建—鐵路

緬甸的鐵路網絡四通八達,全長約6,000公里,連接國內各大城市。仰光至曼德勒鐵路線是該國最繁忙的鐵路線之一。很多從中國進口的貨品都運往位於曼德勒的貨運站,然後再由鐵路轉運到仰光。一如道路系統,緬甸的鐵路投資亦嚴重不足。因此,由仰光至曼德勒的622公里路線,列車需要16小時才能走完全程。

為了更新陳舊的鐵路系統,緬甸政府計劃投資22億美元,於2017年展開鐵路升級改造工程,整個計劃分為3期,預計於2025年完工,屆時由仰光至曼德勒的行車時間可以縮短至8小時。這項鐵路升級改造工程邀請私人公司參與,預料於2016年底公開招標。

交通基建—港口

鑒於貨櫃碼頭的吞吐量料將日增,當地正興建一個全新的內河港,名為塞梅孔河港(Semeikhon Port),位於離曼德勒市70公里的伊洛瓦底河沿岸,由Mandalay Myoth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ublic Co (MMID)公司負責建造。此外,附近正興建一個佔地約4,400公頃的繆達工業園(Myotha Industrial Park)項目,亦由同一公司負責建造。

塞梅孔河港佔地152公頃,碼頭長達1.5公里,將分數個階段興建。第一期工程計劃興建一個浮動泊位,並有駁船及吊機,無論是在雨季還是旱季,即使河港水深不一,都可以裝卸貨物。據報道,第一期工程完成後,河港碼頭的一般貨物、貨櫃以及滾裝貨物處理能力估計達200,000公噸。根據MMID公司的資料,截至2016年3月,港口的基本設施已經完工。

交通基建—空運

航空交通方面,曼德勒省設有兩個機場,其中曼德勒國際機場(Mandalay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全國僅有的3個國際機場之一,另外兩個分別位於仰光及首都內比都。現時,曼德勒有眾多國際及本土航空公司。緬甸國家航空(Myanmar National Airlines)是緬甸的國家航空公司,航線網絡廣泛,居該國之冠。自2015年12月起,該航空公司開辦仰光至香港的直航航班,但尚未提供曼德勒至香港的直航服務。

緬甸商業活動日趨頻繁,帶動航空服務需求節節上升。為此,曼德勒國際機場將投資1,350萬美元,進行升級改造工程,並借助該市現有的道路及河道運輸網絡,促進與其他地區的貿易聯繫。該項計劃旨在提升機場的年度客運能力,由現時的300萬人次增至1,500萬人次。此外,該機場將分三階段提升貨物處理能力,由第一階段的4,000公噸,增加至第三階段的12,000公噸。除了建造工程國際承包合約之外,在機場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香港公司亦可以受惠於這項機場擴建計劃。

電力供應

圖: 曼德勒進行多項工程改善電力供應。
曼德勒進行多項工程改善電力供應。
圖: 曼德勒進行多項工程改善電力供應。
曼德勒進行多項工程改善電力供應。

除了交通基建之外,缺乏可靠的電力供應也是當地一個不足之處,阻礙投資者到曼德勒投資。不少商界人士及政府官員在接受本局研究部訪問時透露,與兩三 年前相比,電力供應情況已有改善。值得留意的是,根據曼德勒電力公司(Mandalay Electricity Supply Corporation)的資料,在曼德勒省約4,780條村莊之中,約30%仍未接駁公共電網。

為了增加電力供應,緬甸政府與新加坡上市公司勝科集團於2015年簽署協議,在曼德勒興建產能達225兆瓦的燃氣發電廠,總投資額達3億美元,預料到2018年投產。

緬甸政府為減少對水力發電的依賴,於2014年與美國的ACO Investment Group簽署協議,投資4.8億美元,在曼德勒省興建兩座太陽能發電廠。上述各項計劃將為曼德勒省提供更加穩定的電力供應。

土地供應—曼德勒的工業園區

生產商若要到曼德勒投資,除了顧及基建發展水平外,亦須考慮當地是否容易找到建廠地點,而勞動力供應問題也不可忽視。曼德勒是一個的內陸城市,地處全國中心位置,吸引周邊省份的工人到當地工作,而且人口數目在緬甸排名第二,短期至中期而言,勞動力供應十分充裕。

雖然曼德勒的土地成本一般低於該國最大商業樞紐仰光,但當地只有寥寥數個工業區。現時,曼德勒省設有3個工業區,即曼德勒工業區(Mandalay Industrial Zone)、敏建工業區(Myingyan Industrial Zone)以及密鐵拉工業區(Meiktila Industrial Zone)。

表: 曼德勒省的工業區
表: 曼德勒省的工業區
地圖: 曼德勒省的工業園區
地圖: 曼德勒省的工業園區

曼德勒工業區位於曼德勒市,截至2015年底,據報有1,200多家工廠在區內經營,專門生產消費品和家居用品、農產品以及機器。該工業區亦有一些經營木製品出口的公司,主要市場包括法國、意大利、日本、中國及泰國。

在曼德勒工業區內,大多數工廠是由本土投資者擁有,或與新加坡或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公司合資經營。曼德勒工業區管理委員會(Mandalay Industrial Zone Management Committee)表示,該工業區將推行多個升級改造計劃,包括改善基礎設施以及開發人力資源,藉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除了現有的3個工業區外,曼德勒市政府與MMID公司組成合營公司,正著手發展曼德勒繆達工業園。曼德勒繆達工業園與曼德勒市及曼德勒國際機場分別相距約58公里及45公里。

圖: 在曼德勒工業區經營的餅乾廠從中國進口原材料。
在曼德勒工業區經營的餅乾廠從中國進口原材料。
圖: 在曼德勒工業區經營的餅乾廠從中國進口原材料。
在曼德勒工業區經營的餅乾廠從中國進口原材料。
圖: 位於曼德勒工業區的紡織廠。
位於曼德勒工業區的紡織廠。
圖: 位於曼德勒工業區的紡織廠。
位於曼德勒工業區的紡織廠。

根據MMID公司的資料,這個全新的工業園將分3期發展:第一期由2013至2017年,第二期由2017至2022年,第三期則由2022至2025年。工業園將包括不同用地,以便發展工業、倉儲和物流、住宅、道路運輸以及商業設施,並以5個目標產業為焦點(如下表)。曼德勒繆達工業園將成為緬甸中北部的全新工業及物流樞紐,提升曼德勒日後的整體競爭力。

表: 曼德勒繆達工業園的目標產業
表: 曼德勒繆達工業園的目標產業

總結

在吳廷覺總統為首的新政府領導下,緬甸經濟重拾活力,曼德勒料可成為該國中北部的經濟樞紐,在貿易、輕工製造業及物流業等方面開創眾多機遇。與此同時,緬甸的基建設施落後,急需升級改造。當地政府採取實際措施,邀請私人公司參與基建發展項目,解決有關問題,為相關服務公司締造源源商機。盡管如此,港商若有意把目光投向仰光以外地區,搶先到曼德勒開拓商機,亦必須小心權衡利弊。


[1]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緬甸的GDP實質增長由2014年的8.7%放緩至2015年的7.0%。
[2]  緬甸投資委員會:《曼德勒投資機遇調查報告》(Mandalay Investment Opportunity Survey Report),2015年10月

資料提供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