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在东盟─由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引发的思考

前海创新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所 杨秋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之前,中国就一直与东南亚,尤其是东盟各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随着2015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成,这个有着6.4亿人口的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将会带来一个拥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大市场。东盟经济共同体日趋成熟的经贸发展正好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而"一带一路"倡议也将东盟各国界定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可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东盟经济体的贸易市场都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东盟经济体对其各国成员的经济贸易状况改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其成员间的经济贸易状况依然呈现出严重分化的状况,而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量也十分不平衡。

从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在东盟各国的非金融类对外贸易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和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东盟总贸易额的95%以上,而中国与缅甸、柬埔寨、文莱和老挝的贸易额不足5%。

世界银行的经商指数也从侧面佐证了东盟各国在贸易发展上的不均。从2015年与2016年的经商指数数据来看,缅甸、柬埔寨、文莱、老挝在经商环境上有些许改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的经商指数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内。泰国受其国内政局不稳的影响,经商指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如果从经商指数的排名来看,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贸易环境良好,位于世界前列。印尼、缅甸、柬埔寨、文莱、老挝的贸易环境虽然依然处于靠后的位置,但相比2015年已有小幅改善。越南与菲律宾的排名有小幅下滑,而泰国的排名下滑非常严重。

目前,"一带一路"已经确立了六大经济走廊,其中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恰好覆盖了东盟沿线各国。因此,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发展导向型的战略下,如何处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投资贸易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企业趋利的天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直是中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投资地,但是这两个国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基础建设需求较小。

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在投资上需要考虑到各国的政治风险。泰国近些年政局的持续动荡给整个国家的经商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菲律宾和越南也在南海问题上正在与我国进行政治角力。

文莱作为一个富裕的小国,拥有良好的贸易基础。但其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韩国和东盟各国,且企业间竞争十分激烈。国内企业需要仔细考量其市场的进入难度。

柬埔寨、缅甸和老挝都还是传统的农业国,与我国贸易往来较少。虽然这三国看似在投资贸易,基建合作方面潜力巨大。但是其落后的市场条件,不完善的法规与金融市场难免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制约。而且,在中国对柬埔寨长期进行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在项目谈判中如何权衡中国,合作国与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由于东盟与我国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确实拥有良好的投资贸易优势。但东盟各国千差万别的经济,政治形势也注定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权衡的过程。面对我国政府与企业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更好的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每个经济走廊都会面临的问题。

请按此阅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