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电子商贸生态:向全球出口

香港的电子商贸出口业务在 1990 年代后期开始,而自 2000 年代起随着 eBay 的出现而渐趋蓬勃。eBay 是全球网上市场公认的领先者,过去 10 年一直是香港人及香港小企业在全球进行电子商贸的主要平台。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香港有超过 1,000 名活跃的 eBay 卖家。

香港得以成为全球电子商贸市场的先驱,原因不少。香港从事国际贸易的历史悠久,在商品贸易方面经验丰富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为数众多。2000 年代初,中国内地的电子商贸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而香港的资讯及通讯科技基础设施比区内其他地方更先进;香港人和香港企业可从邻近的中国内地采购低价货,十分方便,然后在网上转售。

更重要的是,香港是一个自由港,航空交通发达,货物运输成本低、效率高又可靠。在一些情况下,从香港向欧美发货的国际付运所需时间,可能比欧美国家的国内付运还要快。另一方面,香港采用简单低税制度,不设进口税及增值税,有助电子产品的平行贸易发展,成为香港电子商贸出口的重要一环。事实上,知名品牌及标准化产品特别适合在网上渠道转售,因为买家对产品规格的顾虑不大。

除了转售知名品牌产品并凭税率差异谋利的公司外,越来越多港商亦出口自己的产品。香港贸发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占 12% 的香港传统出口商已采用电子商贸模式直接向海外最终客户销售产品。此外,更多香港公司专营电子商贸,把握电子商贸浪潮向全球销售产品。Grana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家电子商贸服装企业在香港创立,凭藉本地的熟练服装专才和高效的物流服务发展业务。

另一例子是Zalora,其定位是网上时尚集中地,并以香港为采购基地。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是消费品和时尚生活用品的采购中心,许多全球及亚洲品牌和供应商均在本港设立地区总部。香港来往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班频繁,航程较短,方便在区内招揽供应商并与其协调。Zalora认为,在香港,全球时尚品牌云集一地,熟练的服装设计师人才济济,采购渠道方便高效,种种因素均有助为客户提供快速时尚产品系列。

另一方面,一些物流服务供应商利用其广泛的配送网络和对海外市场的认识,转型为网上平台。因此之故,在电子商贸世界,电子商贸出口商与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细微差别逐渐淡化,而电子商贸这种经营模式亦重塑和重新定义香港的出口贸易。

市场机遇

据欧睿国际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资料,2016 年互联网零售额达到 11,630 亿美元,而未来五年料将以每年 14.6% 的速度增长。网上货品占零售货品总额的估计比重,将从 2016 年的 8.5% 上升至 2021 年的 13%。

除亚洲外,北美和西欧是两大地区市场。但在这两个地区,2016 年网上货品占零售货品总额的估计比重仅分别为 10.1% 和 7.9%,可见电子商贸的增长空间很大。香港拥有丰富的法律、金融和工程技术知识,加上完善的全球商贸网络、全城的拼搏精神和一流的办事效率,得以成为中国内地货品转口到西方的重要枢纽。预计今后香港亦会发挥同样作用,但以电子商贸为载体。北美和西欧的消费者大多使用英语沟通,无论是通过网上交易市集还是独立网站,香港商家在这些市场几乎没有语言障碍。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在发达经济体中是最大的市场。日本消费者约有 80% 上网购物,总数约有 1 亿,这是外国零售商或制造商进入日本市场的庞大诱因。此外,日本网上订单的平均美元金额比美国高得多。然而,由于语言及文化障碍,港商普遍认为很难直接向这些市场的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

表: 网上零售额(不包括税项)
 
表: 网上零售额(不包括税项)
 

在日本,按照市场比重排列的三大电子商贸网站是乐天 (Rakuten)、亚马逊日本 (Amazon Japan) 和雅虎日本购物 (Yahoo Japan Shopping)。这些网站共占日本企业对消费者 (B2C) 电子商贸全年总收入的 50% 左右。卖家和供应商要拓展网上业务,最方便是从亚马逊开始,其次是乐天和雅虎日本购物。在乐天销售货品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与现有的乐天供应商合作,此举往往比直接成为新卖家更快更易。

韩国目前人口达 5,000 万,是一个消费社会,互联网普及率达人口的 84% 以上,电子商贸一片蓬勃。韩国的电子商贸普及率在亚太地区最高,网上购物率达 62%。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平台是网上拍卖及购物中心 Gmarket,每月独立访客达 1,200 多万名。同样,由于沟通问题,香港制造商不宜直接向韩国消费者销售货品,而应考虑与当地伙伴合作,或成为当地网上商家的供应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是中国十三五规划 (2016至2020年) 的重大宏伟发展战略,通过中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 60 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扩展并加强连接亚太区与欧洲经济体的贸易路线。该倡议涵盖的地区占世界人口约 65%,全球生产总值 (GDP) 约三分之一,以及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约四分之一。

「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建设基础设施以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扩大贸易和投资流动,推动金融整合,促进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中国也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甚至所有国家洽谈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简化海关、检验和许可的协议。

加强互联互通的重点首先是消除瓶颈,填补现有交通运输路线的缺口,建设港口设施,以及改善多模式联运。最终目标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优质的运输及电讯基础设施。

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各方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及行动,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降低贸易及投资成本,并通过加强货币政策协调及深化金融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及金融整合。

据香港贸发局最近一项关于中国内地企业如何发掘 「一带一路」商机的调查显示,88.1% 的受访者表示甚有兴趣销售产品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包括工业产品、服务和技术,以及轻工产品。此外,东南亚是他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最感兴趣的主要地点。可以预期,今后电子商贸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香港企业可以成为当中所需的平台。

图: 感兴趣「一带一路」商机和地点
 
图: 感兴趣「一带一路」商机和地点
 

东南亚人口达 6.2 亿,其中有 2.5 亿人使用智能手机,1 亿人从事网上交易。目前东南亚网上零售的普及率可能仍低,不过消费者甚受数码内容的影响。

虽然东南亚电子商贸的增长潜力巨大,可是仍有不少挑战,其中最大者就是该地区在文化、语言、法规、基础设施及客户喜好等方面大有差异,令市场极为松散零碎。这可能是有意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外国公司的重大障碍,但却可为香港提供很大机遇。

香港与东南亚在历史上的联系甚深。两地不仅长期有生意往来,在文化交流、知识转移、跨境婚姻、劳工迁移等方面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港人在东南亚开办商号的歴史可回溯到 100 多年前。对东南亚而言,香港的优势就是通往中国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主要国际门户 。

同时,中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及其他传统产业结合,推动经济增长。「互联网+」和「一带一路」均有助为电子商贸建立一个有利创新的环境。

除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外,最明显的商机是市场对资讯及通讯系统产生巨大的需求。交通运输和通讯若得到改善,应可缩短海陆联系的时间和成本,继而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换言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商进入对方市场时,应可事半功倍,而且成本更为低廉。

总而言之,凡此种种均为香港及外国的商家和交易市集带来不少独特商机,并可惠及各类专业服务供应商,包括从事物流、支付、电子商贸网站建设和数码营销等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