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2016年6月23日举行公投,决定脱离欧盟。消息一出,全球商界都非常关注英国与欧盟「分手」会对世界经济带来甚么影响。预料英国会在2019年3月底左右退出欧盟,究竟脱欧是否有助英国重新壮大起来?对此争议甚多,意见纷纭。不少人警告,英国一旦失去进入单一市场的途径,被摒诸欧盟自由贸易区之外,则英国经济或有崩溃之虞。

为了解英国公司如何看待脱欧造成的影响,并评估他们面对脱欧的准备情况,以及今后到欧盟区外发掘商机的计划,香港贸发局研究部于2017年9月21日「迈向亚洲  首选香港」(Think Asia, Think Hong Kong)活动在伦敦举行期间,向77家英国公司的代表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一般还未感受到脱欧决定的负面影响。他们大多表示,会采取观望态度,暂时未有脱欧计划;或者打算今后更多关注或投资于欧盟以外的市场,首选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确,在这项调查中,75%受访者坦言有兴趣把握「一带一路」倡议衍生的商机。有意开拓新市场的公司中,很多都认为获取适当的专业服务支援,以及针对海外目标市场进行研究,是他们在英国脱欧后主要的业务发展策略。

有见亚洲发展中市场潜力优厚,「一带一路」商机涌现,近半受访者表示第一步会寻求香港、中国内地或新加坡等地的专业服务支援。值得注意的是,37%受访者表示考虑在香港设立地区办事处或地区总部,以便拓展他们属意的海外市场,并为这些市场提供服务。

超过八成受访者认为,香港的专业服务界别,包括提供金融、法律或市场营销服务的公司,对他们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机将有很大帮助。因此,他们乐意进一步了解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担当的关键角色。

英国脱欧:影响未明

总的来说,大多数英国公司尚未感受到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很大部分预料长远情况也大致不变。有42%受访者表示,尚未或预料不会受到脱欧影响;不过有15%受访者预期,他们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将会下降。有9%受访者则预期,在英国会较难聘用欧盟公民,届时可能出现劳工短缺的情况。

这些结果与英国商界近期的事态发展相当吻合。监管机构已建议金融服务界的众多企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为英国脱离欧盟而又未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作好准备。同样,许多向来依赖欧盟市场或欧盟移民工人的零售连锁店和跨境电子商贸业者,正在加紧准备迎接英国脱欧后的挑战。

其他伴随而至的问题还有融资难度增加(7%受访者持这意见)、要克服在英国内部扩大市场份额的挑战(6%),以及未能申请欧盟结构性基金和欧洲投资计划拨款,研发资金可能因而减少(4%)。

图:脱欧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影响

投资欧盟区外市场

调查中,有30%的受访者采取观望态度,未有制订策略;相反,35%的受访者表示有计划更多地关注或投资于欧盟以外的市场。这项结果大致上与英国政府的方针一致。英国政府承诺改善该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并鼓励英国公司在英国脱欧后贸易地位有所调整时,把目光投向更远的目标市场。只有13%的受访者计划加强力度,扩大他们在欧盟市场的份额;11%则会集中发展本地市场。

图:脱欧后策略

在认定今后发展的首选海外市场方面,亚洲是整体上最受重视的地区(49%受访者持这意见),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例如中国、印度和东盟等排第一位(38%);亚洲发达经济体,例如日本和韩国,则排第四位(11%)。西欧(14%)、中东及非洲(11%)也排名甚高,获英国企业视为富有潜力的新市场。

图:海外目标市场

海外服务市场

问及可能在海外目标市场中重点发展的业务,有35%受访者选择「提供专业服务」,反映接受调查的公司有意把现有的业务联系扩展到新市场。事实上,英国目前是欧盟区内最大的服务输出国。其次的选项是拓展消费市场(14%)和工业产品/服务/技术市场(12%)。

图:海外目标市场的业务重点

香港是可靠的合作伙伴

为大举进军海外新市场,许多英国公司承认,他们需要海外服务供应商的专业服务支援,例如金融、法律和市场营销服务。当问及他们首选哪个商业中心以便进入这些市场时,近四分之一受访者选择香港为取得所需专业服务支援的最佳地点,这正好与他们的海外目标市场互相配合。第二位是英国(17%),其后为中国内地(15%)和新加坡(10%)。

图:获取专业服务支援的理想地点

为协助开拓海外目标市场或提供服务,78%的受访者承认有需要设立新的地区办事处或地区总部。37%的受访者表示有需要在香港设立地区办事处或地区总部,其次是新加坡(10%)、上海(6%)和纽约(6%)。

图:设立地区办事处或总部的需要

「一带一路」商机

总的来说,不少受访者看好「一带一路」倡议,并希望受惠于各种相关的商机。相比之下,只有13%的受访者声称对「一带一路」不感兴趣,另外有12%受访者表示没有留意这项倡议。

图:期望把握「一带一路」商机

香港:超级联系人

对许多有意在脱欧后开拓海外新市场的英国公司来说,香港是独特而重要的合作伙伴,主要原因是本港的资本市场充满活力,融资渠道众多,而且专业和金融顾问服务十分全面,并衔接多个广泛的全球网络。

香港是区内的法律服务枢纽和争端解决中心,实行英国企业熟悉的普通法制度,司法独立,大有条件为首次探索亚洲市场的英商提供重要的专业服务支援。

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地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许多受访者认同这一点,并对香港充满信心,认为本港能发挥重要作用,协助他们把握「一带一路」倡议衍生的商机。总体而言,84%的受访者同意,香港专业服务界别对他们把握「一带一路」商机帮助很大,而88%的受访者更希望深入认识香港在「一带一路」担当的关键角色。

图:香港是合适的「一带一路」服务供应地

图:希望进一步认识香港在「一带一路」担当的角色

受访者概况

是次问卷调查访问了77家英国公司的代表,当中有46%在服务业公司工作,15%来自贸易公司,7%受聘于制造商。至于公司所在地,86%设于英格兰

图:业务性质

图:公司所在地

资料提供 图片:陈永健
 

编辑推荐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蓓

可持续发展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应主要采取多边模式,即构建多边融资平台和多边合作机制,这是支持"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可持续进行的基础。

2013 年下半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其中,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愿景与行动》外,国家能源局也与各国能源部门、有关国际组织积极沟通磋商,推动各种合作,如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项目、中俄原油管道扩建项目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如何有效构建多边融资平台,支持"一带一路"能源金融合作就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能源合作离不开金融支持。从前期勘探、采购设备、到后期以能源质押换取流动性,金融的支持贯穿了能源行业的整个流程。而且由于能源开发资金量需求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且风险较大,因此,能对能源开发提供金融服务的往往是实力雄厚且有专门能源部门的金融机构。这对"一带一路"落后国家来说,争取本国资金进行能源开发较为困难,相比之下,吸引外资共同开发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捷径(简称"双边模式")。

虽然双边模式在短期内可能达到双赢,资金输入国利用他国资金开发本国能源,进而发展经济,资金输出国通过投资获取相应能源,但长期看,双边模式的能源合作存在许多潜在问题。

其一,双边模式下违约风险较高。目前,"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合作多为双边模式,如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项目、中俄原油管道扩建项目等,这些项目可能谈判和执行阶段较为简单,但由于项目以双边信用担保,很可能在国内政治动荡和政府更迭时出现违约风险。

其二,双边模式下容易引发能源输出国对国内能源安全的担忧。中国对外投资虽然刚刚起步,但在一些国家的比重已经很大,引发该国开始担心国家安全问题,不利于中哈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

其三,双边模式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批评。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所有国家都非常重视,但双边模式排斥了第三方参与的可能,容易导致其他国家对中国投资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导致恶性竞争。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应主要采取多边模式,即构建多边融资平台和多边合作机制,这是支持"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可持续进行的基础。例如,前期可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基金,时机成熟时,可发展为国际能源银行。

第一,新机构可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业务。新机构可定位为主要服务"一带一路"能源行业的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前期勘探、采购设备、以及以能源产品进行质押提供流动性等,对设备采购可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第二,新机构应以营利为目的,可作为现有多边机构的有益补充。现有多边机构多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项目选则中需要国家主权担保,不适宜承担过大风险。这些性质决定了其不能大规模在高风险的能源行业开展业务,但考虑"一带一路"国家本身的特点,可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新机构作为现有多边机构的有益补充。

第三,新机构可邀请所有有意向的银行和能源公司入股。新机构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可通过多家银行共同入股的方式设立,如国内的工、农、中、建、交5家大银行发起设立,可邀请域内有意向的银行参股,甚至可以邀请域外银行,但对域外银行可以设置股份限制,包括股份最高限额、股份权利限制等。当新机构以国际专业金融机构身份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开发时,可以缓解和消除外界对中国在中亚能源开发的质疑和限制,同时,也可拓宽银行营利来源。

最后,新机构设立同时,也应制定国际能源合作规则。目前,各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不一样,各国的信息沟通、人员往来、技术合作、标准互认尚不充分,合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合作规则的制定将有利于"一带一路"上能源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请按此阅览原文

编辑推荐


瑞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乃专营海事建筑工程的香港承建商,在本地及海外均有经营业务。

这家私人承建商成立于2001年,拥有自己的工程师和船员,并拥有逾五十台海上船机设备和船只,当中包括浮式码头、浮式搅拌厂、不同类型的驳船和挖泥船,以及起重机、打桩机和铲土机等建筑机器。这些种类繁多的硬件,让瑞港能时刻提供优质、准时而快捷的海事建筑服务,并使其在竞投海事建筑项目时别具优势。

近年瑞港成功投得多个位于“一带一路”区域的海事建筑项目,其中几个位处印尼,当中又以巴厘岛的燃煤电厂最受注目。

该大型项目坐落于巴厘岛北部的Celukan Bawang,投资总额约七亿美元,投资者分别是中国华电集团PT Merryline International 及 PT General Energy Indonesia,前者为全中国五大国有发电企业之一。燃煤电厂分三组,每个装机容量为142兆瓦,全使用高效清洁的燃煤技术。

印尼现时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对基础建设的需求亦为区内最大。在供电设施方面,旅游胜地巴厘岛的需求特别大。过去十年来,该岛主要依赖爪哇岛的发电厂供电,但供应并不稳定,停电时有发生,不利当地商户和投资者。燃煤电厂将有助改善当地电网供电紧张的情况,并使岛内电网更加稳定。

瑞港旗下的两家子公司香港瑞沃工程及印尼瑞沃工程负责参与此项目的海事工程,工程涉及建设燃煤电厂的码头、护岸及取排水管线。瑞港的香港团队主要负责前期工作,包括撰写竞投项目文件和联络建筑顾问公司。

是项海事建筑工程所处的位置风浪甚大,工作环境充满挑战,瑞港致力确保前线的技术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则。此外,当地建筑资源不足,瑞港遂从中国入口所需物料,最终如期完成工程。

香港很多富经验的建筑承建商均拥有丰富资源,可随时动用技术人才和硬件协助中国投资者“走出去”,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设基建项目,造福当地经济。瑞港参与巴厘燃煤电厂工程便是一个好例子。

市场
行业领域
国家/地区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彩迅工业是一家专门生产高科技电视的企业,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公司总部设于深圳,并于各地设有办事处,包括香港、匈牙利及墨西哥。 其中香港的分支在公司营运管理及融资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欧及东欧为彩迅的主要出口市场。几年前,公司于罗马尼亚设厂,生产的电视机直接运至欧洲各地,大大提高了彩迅的营运效率。

2016年年中,适逢一家国际知名的电子产品公司打算出售其位于匈牙利的工厂,正积极寻找买家接手。该工厂位于布达佩斯市郊,地段甚佳,且生产设施完善,彩迅只需稍为改装部分设备即可投入生产。彩迅的管理层视之为扩大其中东欧业务的大好机会,因此毫不犹豫便买下工厂。同年10月,工厂正式投入生产。

在收购工厂以至准备投入生产的过程中,彩迅的香港办事处在财务策划和定立工厂经营策略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彩迅香港分支的财务总监谭嘉冬表示,该工厂专门为彩迅自家品牌以及其他授权品牌生产LED电视。公司在2016年出口500万部电视机,估计其匈牙利工厂在2017年的生产量将达60万部,约占公司全年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由于中欧及东欧市场发展潜力优厚,预计未来数年该工厂的生产量将不断提升。

今天不少中国企业也跟彩迅一样,对中东欧地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过去十年来,投入于该区的中国资金年均增长32%。此外,中国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以中东欧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之一。2016年,中国更成立了一个100亿欧元的投资基金,专门为涉及中东欧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

与此同时,中东欧各国也在努力促进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匈牙利为例,该国近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于2015年6月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的欧盟国家,与匈牙利的「向东开放」政策契合。2017年5月,中匈两国更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匈牙利是中国今天在中东欧的最大投资目的地。谭嘉冬指出,在匈牙利投资好处甚多,皆因该国的劳动人口有大量高技术工人,基建设备完善,政府又推出了不少有利投资者的政策。他亦深信“一带一路”有助提高中东欧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带动当地消费者对包括电视机等消费产品的需求。

谭补充道:「事实上,东欧各国对电视机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当地不少人家中用的仍是那种厚重的老式电视机,他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去旧迎新,而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价钱大众化的LED电视。『一带一路』将会为中东欧带来不少发展机会,东欧各国对电视机的需求相信亦会进一步提升,届时我们会考虑扩大公司在东欧的业务。」

随着公司的海内外业务不断发展,彩迅现正逐步扩大香港分公司的规模,其香港办事处在2017年4月迁至较大的办公室,并与深圳的办事处并列,成为双子总部之一。谭嘉冬形容香港为「世界级融资平台」,能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集资渠道,由于彩迅在中东欧的发展日益蓬勃,其香港办事处势将在融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完善的金融体系,能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增值不少,对有意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尤然,彩迅在中东欧的发展正是个好例子。

市场
行业领域
国家/地区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主要从事休闲帽品的设计、生产、贸易及销售。集团总部设于香港,2000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近年透过收购合并及建立联盟壮大业务,包括与New Era Cap Co., Inc.签订制造协议、收购H3 Sportgear LLC及San Diego Hat Company等公司的股权,以及与Promotional Partners Worldwide Group Ltd成立合资公司取得Sanrio卡通人物于中国的开发、制造及销售权等。集团现时于深圳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孟加拉均设有厂房,所生产的专利品牌或商标帽品大部分于美国、欧洲等市场销售。

为把握“一带一路”机遇,飞达集团于2013年在孟加拉郊区设立占地近25,000平方米的工厂,提升总产量之余,亦减轻了集团因内地劳动成本上涨而带来的压力。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孟加拉工厂发展迅速,员工数目由2013年的200人增至2017年的4,500人,每月产量及生产技术皆不断提升。

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颜宝铃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孟加拉落实了高速公路、铁路、深水港码头、发电厂等多项基础建设。从首都达卡到吉大港码头高速公路完工后,车程将由过去的七到八小时大幅缩短至四至五小时,令原材料运输变得更为便捷。而由达卡到昆明的高铁有望于四年内建成,孟加拉当局亦与中国远洋签定了建设深水港码头的协议,将有助该国制衣业的发展。

飞达凭借其于香港累积30多年的营运经验,采用切合当地状况的生产及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克服于孟加拉设厂的种种挑战。工厂采用自行研发的数码ERP系统,协助管理人员对成品及材料进行即时掌控,客户也可透过系统查询订单状态。工厂亦引进了绣花机、数码升华打印机、镭射雕刻机等专业设备,以更有效管理生产。管理人员与员工建立了友好、双向的沟通模式,以减低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除确保穆斯林员工可于工作时间内按时祷告外,飞达亦为员工提供住屋津贴等待遇,并定期派发内藏日用品、米及香料的福袋,以提高员工凝聚力。本来人口不到400人的村庄,因工厂的设立已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0,000人的市镇,人均收入与生活水平均见大幅提高。

颜宝铃指出,飞达作为较早于孟加拉设厂的华资公司,一直担当着中国内地投资者与孟加拉当局的桥梁。飞达是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的成员,定期为当地中国投资者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颜宝铃经常亲自讲授,协助刚到孟加拉不久的投资者成立新公司并克服文化、语言障碍。

颜宝铃表示,飞达在孟加拉的营运规模将在来年倍增,孟加拉厂房将成为事务发展重心。第二期厂房将于2018年投产。飞达同时亦计划增聘2,000名员工及当地大学毕业的管理人员,期望结合位于深圳的设计及高端产品制造中心,促进集团的持续发展。

市场
行业领域
国家/地区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倪月菊

"贸易畅通"是"五通"的核心内容,重中之重,是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焦点和基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百余名外方嘉宾将齐聚北京,以"推进贸易畅通"为主题,围绕贸易便利化、促进双向投资、贸易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探讨实施贸易畅通的路径,共商未来合作方向。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期望借助"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推动贸易畅通发展,已成为各方的共识。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积极商建自由贸易区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正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的那样,贸易畅通就是要"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高效、快捷、简便、低成本是当前各国追求贸易便利化的主要目标。2015年OECD贸易便利化指标(TFI)显示,全面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TFA)的国家贸易成本将会比仅实施最低要求的国家下降1.4到3.9个百分点。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降低交易成本、简化贸易程序、减少有形和无形的贸易障碍,推动货物和服务更好地流通,从而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

完善、优化、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是提升贸易投资跨境流动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为主,权力寻租、司法腐败以及法制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政府之间的政策协调,努力建立健全法治化体系,在"一带一路"平台下,构建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中,从而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商建更多的自由贸易区,可以从规则层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保驾护航。实践证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降低成员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投资双向流动,提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从而促进贸易畅通的实现。为此,我们需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扩大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开放,创造更为便利和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以实现"五通"为目标,努力搭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平台,促进"贸易畅通",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统计,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强;与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增长36%,达到126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同时,我国的自贸区朋友圈也不断扩容,继与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成功之后,相继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签署自贸协定,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也在积极推动中;我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贸易畅通"实施效果的具体体现。

尽管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真正实现"贸易畅通",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贸易畅通在让一部分国家和人群受益的同时,也会使另一部分国家和人群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贸易全球化的"非中性",会促使既得利益集团为贸易畅通设置重重障碍,甚至游说本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进而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畅通"的顺利实施。

其次,"一带一路"的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依然较低,面临着通关、运输、物流成本较高,基础设施落后,海关、投资、税收、货币等政策措施多变,执法口径不一,贸易和投资的壁垒及障碍较多等问题,商品和服务顺畅流通的困难程度依然较大。

再次,受"一带一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缘政治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还比较低,缺乏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多边自贸安排和长效的合作机制,制约了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为加快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内的贸易畅通水平,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畅通贸易发展,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倍努力。

第一,针对一些国家既得利益集团对"贸易畅通"的阻碍和担忧,建议各国政府通过设立配套保障机制等制度性措施来弥补利益受损人群的损失。如针对失业下岗人群实施再就业培训、通过帮助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增强其自身的贸易"造血"能力等,使整个贸易更具有包容性。

第二,针对贸易便利化水平依然较低的现状,建议加快确立我国通关"单一窗口"的标准并将其尽快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实现通关的便利化和一体化,以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针对各国政策多变、执法口径不一的问题,建议加快推动沿线国家标准、规则、法规的对接,构建并加快建立监管一体化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政策的互联互通,实现让执法监管在阳光下运行。

第三,针对贸易自由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要以加快建立自贸区,签署较高水平的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为突破口,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创建新的贸易投资规则,以促进区域内的进一步开放;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边境地区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先行先试,实现合作区内商品和服务的互通有无,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提供经验借鉴。

总之,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复兴的重要途径。

请按此阅览原文

编辑推荐

全球供应链转移无疑大力推动亚洲工业成长,在区域分工逐渐发展下,亚洲地区的本地和外资企业,包括中国及东盟各地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不断加强合作,以致区内产业之间逐渐建立紧密的上游、下游业务协作关系,不同地区的生产基地互相输送种类繁多的原材料和工业物料以支援彼此的生产活动,刺激亚洲地区内部贸易快速扩张。

Untitled2.jpg

众多亚洲经济体当中,日、韩等先进国家目前主要集中前端科技研发、产品设计和高端生产,并且把大部分较低增值生产活动迁离本国。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生产者中国,一方面已建立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加上高效的物流和配套服务,正逐步由劳动力密集的加工生产,朝高增值产业方向发展。至于亚洲其他低成本地区亦相继加快开放步伐,希望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承接转移生产,逐步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以推动经济发展。

不过,亚洲地区近年受全球市场放缓影响,区内企业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中国内地更受到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困扰,有关发展促使有关企业积极提升竞争力,及进一步发展国际业务以拓阔市场空间,同时放眼亚洲及其他地方,通过重整区域业务布局,包括转移部分生产和采购活动,希望进一步连结亚洲供应链,更好利用内地和海外资源配合转型升级,并满足国际市场不断转变的需求。

以出口为主的广东省,及在珠三角拥有大量直接投资的香港厂商,正加强发展高技术和高增值业务,及利用自动化提升生产技术,而部分则聚焦发展品牌,希望提升有关业务的增加值。在考虑把部分生产转移到较低成本的内地和海外地区时,除直接投资设立厂房外,一些企业更计划与当地生产企业订立采购安排,采购各类低成本而具竞争力的零部件支援他们在珠三角较高端的生产;同时,他们亦从珠三角输出工业物料,用以支援在其他地方的本地和外资企业伙伴,及他们从珠三角转移过去的生产活动,务求把不同地区的上游、下游厂商与珠三角供应链连接。企业的业务发展策略是以整体成本效益为主导,而不是片面考虑单一因素。

因应有关发展,粤港两地可加强合作,包括通过以下的建议领域,促进两地企业更有效利用内部和合作伙伴资源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以便更有效回应外部投资环境转变带来的挑战,同时善加利用例如「一带一路」等相关机遇,以促进两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自动化升级产业

粤港企业正加紧投资自动化生产,部分更应用机械人设备从事高精密度制造,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希望转向发展较高增值的生产业务。事实上,不少提供机械人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纷纷落户珠三角,在深圳、东莞等地提供服务;而香港部分业者,包括香港科技园等,亦聚焦开发机械手末端工具(robotic end-of-arm tooling)之类的相关技术应用[1],均有助粤港企业提升自动化水平。

除了增添自动化设备,有关业者亦须从整套生产系统着手,优化生产流程之余,同时配合外部资源布局生产业务,包括与本地或海外的上游和下游伙伴合作,以提升整体的生产和营运效率。但内地目前缺乏标准的解决方案,特别是缺少发展智能生产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以致有关自动化、包括机械人生产设备欠缺智能发展元素,长远而言未必足以协助有关企业朝更高端产业发展。而提高产业效率正是《中国制造2025》主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能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此,粤港两地可协助企业放眼国际,引进欧美等先进国家开发的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例如德国提出的「工业4.0」(Industrie 4.0)策略[2],聚焦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希望通过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 及务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s)等应用打造智能工厂,改进制造、工程、物料运用及供应链等工业生产流程,最终进一步升级产业。而香港是内地企业寻找外国合作伙伴的首选平台,并拥有强大的科技产业及有利的营商环境,包括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帮助企业从外地引进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解决方案。两地政府可促进业界有关的技术交流,共同协助粤港企业提升生产技术转型升级。

  • 推进科技合作

粤港企业亦积极制订不同的业务发展策略以提升竞争力。事实上,除转型拓展上游或下游业务,和发展自家品牌外,不少厂商其实更希望从本业出发提升实力,加大科技研发及创新力度,发展较高增值、高技术产品。厂商除可保持原有的生产营运,和以科技实力保证其业务可持续发展外,亦可同时减低因从事不相熟的业务而带来的投资风险。

珠三角目前已拥有不少科技人才,香港又是广东企业发展国际业务、寻找外国科技合作伙伴的桥头堡,所以两地可进一步合作利用香港和珠三角的人才推进科研活动,同时通过香港引进更多外国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科研及产品设计能力。特别在部分科技领域,例如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智能家居应用等,内地目前仍缺乏部分通用技术标准和用者经验,使有关研发及技术应用受到制约。而香港科技业者熟悉外国先进科技发展,又善于使用根据国际标准/框架开发的技术,可帮助粤港企业发展有关科技。

除利用现有的科技交流平台,粤港两地更可考虑利用例如正在落马洲河套地区、香港与深圳共同发展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等平台,通过吸引港深两地及其他国内、外顶尖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进驻,发展成为深港两地重点创科研究合作基地。粤港两地一方面可利用有关平台聚焦前端的科技研发活动,亦可帮助粤港企业应用内地和外国的科研成果,并为有关项目进行商业化,捕捉内地和国际市场商机。

  • 完善区域物流网络

因应全球化快速发展,粤港企业同时加强连结正在亚洲日渐发展的供应链,以支援他们在珠三角较高端的生产业务,包括转移部份生产和采购活动往较低成本地区,所以亟需利用高效的运输物流服务,帮助他们运送广泛的工业物料往来珠三角与其他亚洲生产基地,迎合企业对全球及区域供应链管理方面,需要快速回应国际市场需求的高效运作生产模式下,严格的物流配送要求。

海外低成本地区大多缺乏生产关键和其他工业物料、零部件等,并且缺少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等人才。无论企业计划在海外投资设厂生产,还是前往当地采购各种生产物料或制成品,均可能需要兼顾有关地区的物料供应和技术支援等事宜。

香港拥有广泛的国际物流和运输网络,能有效联系广东省、东南亚以至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海外重要生产基地,有助企业利用珠三角生产的物料支援海外业务。香港的科技应用和生产技术人才济济,可随时为有关企业的海外生产和采购活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援。在这背景下,若果粤港双方能协力加强相关货物流通及交通联系,进一步提供例如货物进出境的海关、商检等便利措施,可帮助粤港企业整合珠三角和海外资源,完善他们的区域生产和采购等业务布局。

  • 携手「走出去」发掘「一带一路」商机

另一方面,香港与广东企业亦可考虑一同「走出去」,前往包括「一带一路」的海外市场发掘商机。华南企业希望利用「一带一路」机遇转型升级,特别是前往东南亚等沿线国家,拓展销售、投资设厂和采购等业务。所以,两地企业可共商合作,利用协同效应共同发掘「一带一路」商机。

上文(第4.4节)的调查结果亦显示,表示会考虑发掘「一带一路」商机的华南企业当中,55%希望获得市场营销策略服务供开发新业务、新市场,其次38%表示希望参加与海外、「一带一路」市场对接的市场推广活动。此外,32%希望寻找产品开发及设计服务,而28%则寻求品牌设计及推广策略服务。

为发掘有关机遇,60%的企业表示会首先在内地寻找有关服务。除此以外,也不少企业表示会前往其他地方寻求各种专业服务,而香港是最多企业表示最有兴趣前往的地点,占会考虑发掘「一带一路」商机企业的一半。事实上,香港是内地、包括广东省企业对外投资、开发国际市场的境外首选平台,所以,粤港两地应鼓励更多企业通过香港,利用本港不同的专业服务,整合珠三角和海外资源增强竞争力,发掘「一带一路」和海外市场商机。(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发掘「一带一路」商机:华南地区问卷调查结果。)

  • 利用专业服务控制风险

粤港企业「走出去」连结亚洲以至其他「一带一路」供应链,无论是直接前往当地投资设厂生产,还是转移采购活动往东南亚或其他地区,须要审视当地的营商环境、供应链的稳定性、交通物流状况,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税务要求等,详细评估并防范有关投资或业务风险,以确保业务布局能符合预期效果。

「走出去」企业亦须对整个业务前景作专业评估,包括审视相关安排是否可支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现存的供应链伙伴、内地和海外客户关系的影响,及在中期而言有关优势会否因终端市场的政府政策转变而消失,包括外国的贸易壁垒和优惠等发展(例如反倾销税和GSP关税优惠)。

香港具有资讯流通优势,市场、法律、会计和其他专业服务一应俱全,并且熟悉内地及海外营商环境,拥有广泛的国际网络,能有效为企业发展作合适的策略建议。粤港除了可通过网上或其他服务平台为两地企业提供更多资讯外,亦可考虑举办更多商贸活动,帮助企业了解及利用专业服务,以更好筹划未来业务发展提升竞争力。

更多详情,请参阅: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概要)

全球生产格局改变促进亚洲供应链茁壮成长

转变中的亚洲纺织品及成衣业供应链

亚洲电子产业供应链快速成长

「中国制造」角色蜕变

粤港企业整合区域业务策略

 


[1] 更多详情,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研究报告:「走出去」发掘「一带一路」商机(专家意见六):科技产业的新舞台

[2] 更多有关《中国制造2025》及德国「工业4.0」详情,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研究报告: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合作机遇

 

资料提供 图片:赵永础

 

编辑推荐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6)

广东省及香港企业基于一系列因素,一方面积极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同时配合中国内地和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重新制订合适的生产和采购等业务策略。为深入了解具体情况,香港贸发局与广东省商务厅合作,在2017年第二季访问部分从事制造和贸易的广东企业,以了解他们规划有关业务策略时考虑的具体因素;同时,香港贸发局亦在香港对部分企业进行访问。以下是总结受访企业在业务布局方面的一些具体考虑因素:

照片: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一)。

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一)。

照片: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二)。

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二)。

  • 朝自动化生产发展

中国拥有发展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配以高效的物流服务等优势,不少海外地区难以相比。面对工资和成本上涨等挑战,升级厂房、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可纾缓部分问题。特别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务,非技术劳动力工资只占很低的成本比例,反而需要具经验的技术员支援,但转移生产往亚洲低成本地区要面对技术员短缺问题。

  • 优先考虑企业定位

在规划未来业务发展方面,准确的市场定位及业务可持续发展是关键的考虑因素。对于高技术或较高端的消费品业务,市场竞争并非是利用低成本以低价促销抢夺市场。有关企业发展策略大多集中在发展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价值而达到转型升级目的。

  • 利用东南亚支援内地高端生产活动

不过,转移部分低增值生产活动往海外是应对成本上升的选项之一,除较简单的轻工产品外,部分企业亦考虑转移一些零部件或工业物料的生产,并且安排运返这些工业物料以支援内地较高技术的生产活动。鉴于部分亚洲地区如菲律宾、柬埔寨等只拥有相对基本的生产条件,转移生产主要集中劳动力密集和可接受较长付运期、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轻工产品和零部件。

  • 考虑整体成本效益

此外,往海外直接投资亦须顾及交通运输、物流、物料供应和管理等成本,并衡量整体市场效益,而不是只考虑部分直接生产成本。一方面,低成本地区大多缺乏成熟的供应链,需要从外地进口大部分原材料支援本地生产,除增加运输物流成本外,较长的生产周期不一定能帮助投资者把握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商机。

  • 市场需求引导直接投资

区域生产布局须顾及最终市场需求,才能为客户提供策略性的生产服务。例如前往部分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厂,所生产的产品在当地销售可免却进口关税,即使有关安排未达到最低成本,但对开拓当地或邻近市场可能有策略上的优势。部分企业更会选择在先进国家设立组装生产线,除可降低进口关税外,更可在当地市场提供更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有助提升品牌形象和有关业务价值。

  • 外国贸易措施影响生产布局

在海外进行生产除可规避贸易壁垒,包括针对内地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外国给予部分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税优惠,亦可成为前往有关地区投资生产或采购的诱因。但所选生产地须拥有一定发展程度的供应链,或拥有较便利的交通网络,以便企业由中国内地或其他地方运送关键零部件以支援当地的生产业务

例如美国目前对源自柬埔寨、缅甸及其他相对发展落后国家(Least Developed Beneficiary Developing Countries, LDBDCs)约5,000种产品(自2016年7月起包括旅行用品),在美国普及特惠税制度(GSP)下给予特惠进口待遇[1]。而在欧盟新的普及特惠税制下(2014年1月1日生效),源自部分亚洲国家如印尼、越南等受惠国约66%欧盟关税号列货物可享受关税减免优惠;而柬埔寨、缅甸及老挝等更被列为「武器除外」(Everything But Arms)受惠国,即欧盟对所有源自这些国家产品除武器外,均免征进口关税。

以下详列部分受访企业的具体个案。

从区域供应链布局精确生产:访问腾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

发挥区域生产的协同效应:访问联泰控股有限公司

产业升级与成本考虑:访问远山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市场效益导航投资策略:访问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产品价值:访问摩德尔精密口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策略性全球生产布局:访问美的集团

 

更多详情,请参阅: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概要)

全球生产格局改变促进亚洲供应链茁壮成长

转变中的亚洲纺织品及成衣业供应链

亚洲电子产业供应链快速成长

「中国制造」角色蜕变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总结及建议)

 

[1] 有关措施不包括多种纺织品、成衣、鞋、手表等产品。

 

资料提供 图片:赵永础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琳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在北京顺利闭幕,这是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塑造全球化的新格局,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的新起点。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柱,也将是今后三年内政策沟通、项目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微观角度上看,更多地中小企业成为参与"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实践者,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贸易方式,所占份额显着上升,成为传统贸易的有益补充,在我国外贸环境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  因为:第一,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快捷的需求,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第二,跨境电子商务搭建了更加便捷、直接面临客户的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成本,满足了中小企业海外拓展的业务需求。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3万亿,预计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7.6%。未来三年,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的推动下,中国的电子商务和跨境贸易将迎来又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应当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契机,促成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应充分发挥综合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产业融合升级作用。与单一品牌电商不同的是,综合平台更加能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成整个产业链内的供应商、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从生产、贸易、运输、仓储、物流配送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

以阿里集团的全球速卖通业务为例,通过建设海外仓,创新了平台与电商之间的良性产业互动模式,提升了物流与仓储等配套服务的质量。从前,一件从中国发货的商品到西班牙妥投平均需要1个月以上,经过菜鸟网络对物流链端到端的优化,并与西班牙物流达成了专线对接,现在这个时效已经缩短至平均 10天。在贸易淡季,通过海运或中欧班列铁路的方式,厂商将商品提前备货到海外仓,大幅度地降低了小包裹的运输成本;在双十一、圣诞、新年等旺季时,接到订单后直接由海外仓发货,将商品就近送达消费者手中,把当地在线购买  中国商品的物流时效提高到了72小时之内签收。

第二,应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贸易中介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顶盛时期,近80%的进出口贸易是由300家贸易中介完成的,综合商社是日本重要的贸易平台。而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与制造业匹配的贸易中介和营销网络,跨境电商和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为传统贸易提供了现代的服务保障。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它将与马来西亚共同建设中国海外首个数字贸易区,中国游客利用这一平台,可以将马来西亚购买的商品直接寄回国内,这与日本综合商社的业务内容十分相似。

许多中小企业进入外国市场面临着高昂的市场进入成本,包括营销渠道、品牌建设、广告宣传、市场调研等,而跨境电商平台则可以通过其专业优势,孵化资助品牌、整合海外客户资源、协助制造商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例如得益于互联网,中国的小米手机、小狗电器等国产品牌,已经成为"网红爆款",在欧洲中产阶级家庭中拥有相当高的品牌认可度。仅西班牙一国市场,2016年速卖通双11的订单数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倍,不到 1个小时,2000多部小米手机被一抢而空。越来越多这样成功的合作案例,加速推动了中国服装、手机、家电、电子产品的远销海外。

第三,应当坚持创新意识,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引领贸易新模式。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库、人工智能、芯片等科学技术为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厂商无需再单独做市场调查和分析,只需在电脑前查看在线交易数据,看广告和电商网页的宣传效果,看什么时间预期发货量多少,预期消费者的行为和购买。大数据技术革命,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成为贸易日益繁荣的不竭动力。

第四,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跨境交易支付和结算体系的建设,为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与壮大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网友戏称支付宝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畅通安全收付款方式的重要性,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保障。2013年,以支付宝为代表的国内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国家外管局的许可,2015年扩展至22家,第三方跨境支付体系正在逐渐加快和完善。与传统贸易利用银行信用背书的电汇、信用证相比,第三方支付拥有商户资源覆盖广、交易支付安全、业务流程规范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各国市场支付习惯千差万别,信用卡、借记卡、PayPal、手机支付等形式多样,作为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国家,我国应该推动并引领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子结算的体系建设。

第五,应将电子商务、产能合作、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扩展电子商务贸易的领域。受到电子商务业态形式的局限,网上买卖更多的是消费类产品、日用品、食品等,但中国制造在机械、机电产品等方面同样具有竞争力。应当针对这类产品的特性,培育开发专业垂直跨境电商平台,将线上影响与线下实体的展销会相结合,配合售后维修保养等技术服务,多种渠道打造融合发展的"网上丝绸之路",努力构建"一带一路一网"新格局。

此外,还需要国家监管部门和政策执行者从国内政策环境、国际规则构建等方面,为跨境电子商务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空间,为其日益壮大引领方向。这些举措包括:

首先,加强海关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解读与沟通。中国商品进入世界各地,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监管制度,当前我国正在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框架,提高监管标准一致性,减少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如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中韩FTA、中澳 FTA等。应当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提高政策透明性,指导企业更好地利用有利地外贸政策。

其次,对外应尽早提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张,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贸易制度和规则。当前,在多边经济治理平台,如G20、APEC 等都十分重视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议题。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国,中国应主动倡议加强知识产权,提高电商产品质量和服务,打造中国品牌,参与全球治理,掌握话语权。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推动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模板,成为新的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机制。毫无疑问,跨境电子商务是"一带一路"实践的重要落脚点,以新的方式,新的渠道和新的规则,引领全球贸易投资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高度的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充分展现了中国贸易大国的活力和魅力,激发了自由贸易的潜力,使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共同受益。

请按此阅览原文

编辑推荐


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的艺术品拍卖中心,有赖法治社会、税制、具效率的物流系统及优质的展出场地。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透露,他们除了专注发展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外,更引进高加索地区与中亚国家的艺术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和艺术的交流。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资本进入拍卖市场,苏富比认为香港的枢纽角色可使业务更上一层楼。

讲者: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

相关连结:
香港贸易发展局
https://www.hktdc.com/sc/

香港贸发局“一带一路”资讯网站
http://beltandroad.hktdc.com/sc/

市场
行业领域
国家/地区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