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資企業新角色與新使命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香港分行行長兼行政總裁  張麗

一、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中資企業的歷史使命與角色轉換

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語言文化的接近,香港順理成章地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的第一站。香港中資企業的發展歷程深深地烙印着不同的時 代特色,即不同時期的在港中資企業,與彼時境內母公司或集團的經營發展狀況密不可分,與彼時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1)八十年代,招商引資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部分英資企業開始撤離香港。為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順應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需求,中央政府允許部分省市及中央部委 在港設立窗口公司。迄今依然活躍並根植於香港的部分中資企業,像光大集團、中信集團、粵海集團、上實集團、華閩集團等,均設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彼時的窗 口公司主要定位於招商引資,促進香港與各自地區的經貿聯繫。

(2)九十年代,貿易平台

進入九十年代,窗口公司職能大多從招商引資,轉為進出口平台,與彼時中國內地對外貿易的蓬勃開展密切相關。不少大型優質企業,包括中國電子、中航技、寶運企業、首控香港等,均以香港作為進出口平台,開展國際貿易業務。

(3)新世紀以來,融資平台

新世紀以來,一批中資民企充分利用境內外滙差、息差,通過貿易融資和內保外貸等方式賺取額外收益。而部分長期扎根於港的窗口公司,通過與香港本地銀 行開展雙邊貸款、銀團貸款,甚至透過海外發債(點心債、美元債、歐羅債等)來籌集集團發展所需的資金,打通境內外兩個融資管道。

邁向國際化橋頭堡

二、中資企業的國際化進程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相得益彰

截至2016年底,香港的中資企業已達3700多家。「一國兩制」的憲制保障、語言文化的接近、獨立健全的法治體系、自由流動的資金、人員與資訊、 高效透明的政府體系,乃至長期以來形成的中國內地與世界交流的「超級聯絡人」之橋樑角色,賦予了香港對中資企業而言一直承擔且將長期承載的國際化橋頭堡角 色。

中資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必然對原有的經營模式和公司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而在港中資企業均成為各自系統內最重要的國際化及綜合化平台。筆者觀察到,在 已開展海外業務的中資企業中,香港平台大都貢獻了其集團過半的海外業務量和利潤,並實際擔當起了各集團海外二總部的職責。不僅如此,在港中資企業還承擔着 協助境內母公司引入海外戰略投資者、維護境外投資者關係和國際市場形象、向海外其他地區甚至集團總部輸送國際化、綜合化人才的重要使命。

三、新時期中資企業重新思考國際化戰略,致力於打造投融資平台並嘗試搭建金控平台

「8.11」滙改之後,人民幣處於雙向波動甚至一度出現貶值預期,與此同時,中國內地加強了資本管控,企業對外投資或兼併收購,資金出海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在此新形勢下,中資企業開始思考對國際化戰略進行調整,部分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企業,尤其是已形成一定投融資體量的企業,開始着力將香港公司打造為 集團境外投融資平台和資金管理平台。部分對產融、融融結合感興趣的中資企業甚至開始在港搭建金控平台,利用香港成熟的國際資本市場,探索集團綜合化、國際 化經營,例如中遠海運金控、山金金控、江蘇金控等企業。

確保業務合規經營

中資企業在港設立金控平台,初期通常依託境內母公司或集團的實力,通過跨境擔保、維好協定等形式,與香港本地銀行實現業務合作。中資銀行在了解中資 客戶背景及文化方面,較傳統外資銀行具有優勢,部分銀行甚至可以通過集團額度切分的方式為走出來的金控平台設立各類信貸額度。除通過銀行間接融資外,部分 具備實力的中資金控平台亦直接在境外發債籌措資金,例如華融國際。

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受規管活動牌照的中資金控平台,應注意合規經營,確保公司日常開展的各類業務符合本地監管和法例要求。簡要而言,中資金控平台 首先應注意避免內幕交易和關聯交易,在不同業務板塊之間搭建防火牆。其次,應積極聘請本地專業人才,實行專業化管理。最後,須注意公司治理機制的建設與規 範。

綜上所述,在人民幣國際化繼續向前推進、中港兩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時代背景下,在港中資企業根據各自集團的戰略布局,從 過去主要利用境內外滙差息差的金融活動,逐步轉向更長期更真實的全球資產資源配置活動。筆者亦預見,伴隨在港中資企業功能傾向綜合化和金融化,未來香港市 場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將日漸增多,香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更加豐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更穩固和繁榮,亦將更有利於走出來中資企業的發展。

Partner
Provider
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