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開發中國西部商機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 2016年10月18日

跨國企業開發中國西部商機

外商投資近年不斷流入中國發掘西部地區潛力,而內地沿海企業亦青睞西部的技術人才、較充裕的土地和勞動力供應,以應付生產成本上漲等挑戰。加上西部近年大幅提升基礎建設,並大力擴展交通運輸網絡,大大提升整體的物流配送能力,不僅使西部成為沿海企業轉移生產的承接地,亦成為外商及內資企業擴展業務的理想地點,以便進一步拓展內銷和海外市場。

特別是四川省的成都連同毗連的重慶市,擁有西部最大的產業集群,以及西部的商貿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地位,成渝地區目前是西部吸引外商及沿海企業投資的主要地點,不少投資更投放在當地的高技術產業,例如半導體、電腦、通訊設備和汽車項目等,促使四川及重慶的產業升級,由昔日的老工業地區,蛻變成為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之一。

隨著產業鏈發展日漸成熟,當地的工業和生產活動增加,並朝向多元化和更高技術的產業擴展,不但對廣泛工業物料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時對各類支援服務需求殷切,包括產品設計和技術解決方案、品牌和市場推廣服務,以及國際物流等商業服務,可為香港的上游工業物料企業和服務供應商提供不俗的市場機會。

 

相片:四川省連同毗連的重慶市是中國西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四川省連同毗連的重慶市是中國西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相片:四川省連同毗連的重慶市是中國西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四川省連同毗連的重慶市是中國西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相片:四川及重慶是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之一。
四川及重慶是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之一。
相片:四川及重慶是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之一。
四川及重慶是中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之一。

 

西部外來投資迅速增長

商務部最近資料顯示,2016年1至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增長4.5%(達859億美元),而西部地區同期吸收外資增幅較高,按年增長31%。事實上,隨著西部經濟日漸發展,外商在區內的投資不斷增加。特別是外商在四川及重慶的直接投資,在2005年至2015年間分別上升超過10倍及7倍,10年間每年平均增長分別達到27.5%和22%,增長速度超越全國7.7%的平均水平。

 

圖:外商直接投資四川省及重慶情況
圖:外商直接投資四川省及重慶情況

 

四川省在利用外資、引進國內省外企業投資等數量均居中國西部首位。例如截至2016年3月,累計共有271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居中國中西部第一,當中除了境外企業202家以外,亦包括69家內地企業[1],可見除了外國企業,其他地區的內資企業亦希望利用當地優勢投資擴充業務。

2015年四川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達100.7億美元,而同期國內省外資金投資四川更高達9,116億元人民幣(約為1,450億美元),按年增長3.6%[2],有關投資遍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飲料食品、油氣化工、能源電力、汽車製造等廣泛產業,顯示無論外商及省外的內資企業,均看好四川的發展潛力。

 

相片:全球每兩台筆記本電腦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裝測試。
全球每兩台筆記本電腦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裝測試。
相片:全球每兩台筆記本電腦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裝測試。
全球每兩台筆記本電腦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裝測試。
相片: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是四川及重慶主要產業之一。
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是四川及重慶主要產業之一。
相片: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是四川及重慶主要產業之一。
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是四川及重慶主要產業之一。

 

至於重慶市的情況也相若,2015年利用外資107.7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達37.7億美元,而實際利用內資投資金額則達8,530億元人民幣(約為1,350億美元),按年增長17.7%。[3]  但在產業方面,外來資金除了投資重慶的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外,多集中在電子設備和汽車相關產業。特別是投資在重慶市工業的外商企業,差不多一半的產值集中在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另外約30%外商投資工業產值則屬於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4],而來自其他地區的內資企業投資則較為分散。但整體而言,在重慶市的外來投資均以高技術產業為主。

 

科技巨企進駐四川、重慶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跨國科技公司和內資企業是近年投資四川及重慶的表表者,借助當地各種優勢以滿足他們全球業務發展所需。以電子產業為例,中國西部現已培養出大批電子工程師,特別是成都和重慶,當地擁有充足的電子科技人才和技術人員。另外,成都及重慶等西部地區的軍事工業十分發達,而中國政府現正加快把更多的軍事技術轉為民用,遂使成都、重慶以至周邊地區成為電子及其他科技業界發掘高科技人才的寶庫。

 

成都及重慶的科技資源

成都

  • 科技人才總量約389萬人(包括185 萬專業技術人才,總量西部地區第一)
  • 擁有53所高等院校,例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
  • 現有67 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台

重慶

  • 現有超過89萬科技人員
  • 擁有67所高等院校,例如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
  • 超過1,000多家科研機構

資料來源: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重慶市人民政府



目前,成都及重慶地區已孕育出中國西部最大的電子科技集群。例如在「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聚集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200多家科技企業,並且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高新區資料顯示,現時全球每兩台筆記本電腦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裝測試。上游零部件方面,高新區現擁有先進的TFT-LCD生產線,和液晶玻璃基板等新型顯示器件項目,而內資企業京東方正在投資建設第6代新型LTPS/AMOLED顯示器件生產設施。

特別是英特爾在數年前把上海部分生產線西遷至成都後,同時把該公司在美國、以色列和大連廠房等生產的晶圓空運到成都廠房,封裝測試後再從成都空運到中國市場和世界各地,其中部分經香港轉口,使成都廠房成為該公司全球生產的晶片測試和封裝主要設施之一。目前,英特爾正為成都廠房進行設備升級,希望進一步把以色列部分生產項目延伸段轉移到成都生產。[5]

德州儀器最近亦為其在高新區的封裝測試項目進行設備升級,並且擴充產能。而富士康在成都設有生產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相關的零部件廠房,並在2016年中開始為美國蘋果公司生產成都製造的筆記本電腦。[6]

 

相片: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相片: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相片: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相片: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四川、重慶地區擁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成都以外,四川省其實亦擁有一個電子製成品企業集群,當中包括長虹(彩色電視)和成都國騰通信(電訊/數據設備)等,還有一個可以支持這些生產活動的供應鏈。而其他外來的內資企業如TCL、聯想(Lenovo),和外資企業戴爾(Dell)等,亦相繼在成都投資生產高清電視機、電腦和其他資訊科技產品,加上上述的科技企業,使成都以至四川省的整體供應鏈日趨完善。

至於重慶,該市的四聯集團(電氣設備、半導體、LED產品等)和中冶賽廸(節能環保、資訊科技設備)在電子方面有長足發展,並躋身中國電子企業100強之列,而外來科技企業也紛紛前往重慶大力投資。特別是惠普HP在重慶投資廠房的產能日漸擴大,其組裝的電腦及其他資訊產品同時供應發展蓬勃的內地和全球市場。HP以外,宏碁(Acer)、廣達(Quanta)、英業達(Inventec)、富士康等台灣資訊科技設備生產商也到重慶設廠,直接推動重慶的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產量近年大幅躍升。

事實上,重慶的科技產業憑藉政府多項扶植電子製造和資訊產業等政策,規模一直有所擴大。例如,「重慶兩江新區」於2010年中成立,屬於國家級開發區,地位與上海浦東和天津濱海新區相若。這個新區以電子為目標產業之一,為投資者提供土地優惠政策、補貼和信貸支持等鼓勵措施。另一例子是「重慶西永電子產業園區」,積極招攬資訊科技、集成電路和軟件等產業投資。為吸引出口生產活動,「重慶兩江新區」和「重慶西永電子產業園區」均設有保稅設施。

在這些背景下,成都及重慶已發展成為電子業的重要產業基地,成績有目共睹。根據「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6年中提供的資料:

  • 全球50%筆記本電腦芯片在成都封裝測試
  • 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在成都生產
  • 全球40%的筆記本電腦在成都及重慶兩地生產

 

利用川渝進軍內地和海外市場

科技資源以外,四川及重慶是中國西部的交通中心,擁有便利的貨物運輸及物流網絡,加上在「西部大開發」政策下,近年大幅提升基礎建設,並大力擴展公路和水路的交通運輸網絡,大大提升當地與中部及沿海地區的整體物流配送能力。而成都及重慶市更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境外的空運和鐵路連繫,包括開通由成都至波蘭羅茲(蓉歐)及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渝新歐)等「中歐班列」服務,完全改變了西部不便從事與國際貿易有關生產活動的舊印象。

[註:更多有「中歐班列」服務詳情,請參閱:「中歐班列」加速開行發掘「一帶一路」商機]

而且,四川省內8,100多萬人口以往是沿海地區農民工的主要來源地之一,但在沿海地區生活成本上漲情況下,及西部地區工作機會增加,現在他們積極返回西部尋找工作。加上重慶市擁有約3,000萬人口,當地勞動力供應相對充裕。有見及此,沿海地區的內資和外商企業相繼到四川及重慶地區設廠,以挽留工人繼續進行生產,同時擴充產能。

事實上,四川及重慶政府亦積極尋求更多業者由經營成本較高的沿海地區內遷,包括引進較高技術產業的投資者到當地設廠生產,加上不少跨國及內資的科技和電子企業近年西進之舉,遂刺激當地對各種生產物料需求不斷增長,同時促使部分上游物料供應商跟隨他們的客戶到四川及重慶地區投資,以便開發日益增長的工業物料市場。

這些發展不單使西部地區成為沿海企業轉移較高科技產業生產的承接地,亦成為外商及內資企業擴展業務的理想地點,以便進一步拓展內銷和海外市場。在「外來」投資不斷流入的情況下,2010至2014年間,四川及重慶的電子業銷售額大幅增加至4,048億元及2,954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年分別增長約30%及76%。

同時,兩地的產業由原本以內銷佔較大銷售比例,轉而由出口帶動。2014年四川及重慶的電子產業出口佔其總銷售產值的62%及 74%,而兩地的出口交貨值總量在中國省市中分別排名第4和第6位,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電腦、集成電路及通訊產品等。另一方面,雖然兩地電子業的內銷比例呈下降趨勢,但其內銷價值其實一直上升,只是增長速度遜於出口而已。由此顯示,無論是內資企業還是外商投資者,越來越多利用四川和重慶的技術、勞動力和其他資源,開拓內地和海外市場。

 

圖:四川省_重慶市電子製造業銷售情況
圖:四川省_重慶市電子製造業銷售情況

 

對港商的啟示

外來企業日漸增加在中國西部的投資,顯示西部日益受到重視。事實上,四川及重慶等地科技人才濟濟,勞動力充裕,西部地區更有具豐厚潛力的市場,有利電子科技及其他較高技術產業集群發展。目前,不僅是跨國公司,連內地的大企業和台灣業界也加入投資四川和重慶之列,而上游供應商也跟隨他們的客戶到當地開發日益增長的工業物料市場。加上當地政府積極吸引更多業者由經營成本較高的沿海地區內遷,勢將進一步刺激對各種生產物料的需求,為香港有關上游物料的供應商提供市場機會。

另一方面,四川及重慶產業正朝向高技術和服務業方面發展,兩地政府亦向製造業以外的現代服務業招手,希望促進當地產業向多元化發展,除了電子製造業,亦包括應用於運輸和軌道交通等通訊系統、衛星定位導航、物流管理等領域,同時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應用,希望幫助川渝地區的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而當地有關企業亦希望加強與其他地區的科技和服務業者合作,以增強競爭力開發更多內地和海外市場商機。這些發展除了可為香港科技企業提供進入西部市場的契機,亦可為香港其他服務供應商,例如產品設計和技術解決方案、品牌和市場推廣,以致國際物流和其他商業服務等,提供不俗的市場機會。

而且四川及重慶地區的產業鏈日趨成熟,配以更有效率的對外物流配送系統,亦可為香港企業在轉移內地沿海生產和擴充產能方面提供額外選擇。同時,四川及重慶與沿海地區的供應鏈連繫日趨緊密,隨著下游客戶日益受到吸引而前往西部投資,香港有關的上游供應商其實也可能需要考慮如何跟隨客戶內遷,或以其他方法解決支援客戶的問題。

[註:更多有關四川及重慶的產業發展方向,和承接產業轉移情況,請參閱:成都及重慶承接高技術轉移產業啟示]

 


[1]  資料來源: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

[2]  資料來源:2015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3]  資料來源:2015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  資料來源:重慶統計年鑒

[5]  資料來源:「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6]  資料來源:「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資料提供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