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香港法律服務

2016年08月26日

“一帶一路”與香港法律服務

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

特首在《施政報告》多番提及“一帶一路”發展之後,如今相關話題已廣為大眾談論。新國策蘊藏無窮機遇,對本地法律界而言,當然亦不例外。

在邁向大國的路途上,實施“一帶一路”國策是重要的一步。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認為,大國不應只在乎船堅砲利,更應關注文化水平、政法制度、人民質素等。“一帶一路”國策配合開放型經濟體系,推進民主法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改善民生,完全符合大國崛起的步伐。

“一帶一路”獨特之處
梁愛詩指,從前區域合作上中國每每處於被動位置,“一帶一路”使中國變得主動。原因首先在於它沒有預設的規章,只要雙方同意,毋須多方面的協調。而且,“一帶一路”理念開放包容,互利互贏,不設門檻、不排他。

因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合作的領域甚為多元化,包括基建、金融、服務、能源、環保、航運、物流、科技等,而絲路基金、亞投行、TPP、國際金融機構和開發性的金融基金,可為這些國家按需要提供其缺乏的資金和技能。這些活動不只為這些國家帶來發展和機遇,對中國來說,亦極為重要。

體現一國兩制
在一國兩制原則下,梁愛詩指出香港享有不少優點:它既與國家一體,又實行不同的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當中也包括了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也是中西方文化橋樑,具培育創意產業的新優勢。在此基礎下,梁愛詩深信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走出去”戰略是香港法律界的重大機遇。

香港法律優勢明顯
在可見將來,國家在“一帶一路”概念下發展,過程必然會涉及大量合同。梁愛詩認為,憑藉香港既有法律地位,可以爭取合同的適用法,爭取香港法院和其他機構成為合同糾紛解決地,與內地和他國同行一道,貢獻本地律師的智慧和努力。

她續指,香港律師對中西法律細節嫻熟,而且自70 年代以來,香港的法律服務已對外開放,世界各國的律師多在香港設有分行,客戶隨時取得外國法律諮詢。他們也藉香港踏入內地市場。香港律師不僅對普通法系國家比較了解,對大陸法系也不生疏,包括對伊斯蘭國家的法律體系和融資方式,也漸有認識。而且香港律師還有雙語的便利,他們有能力對合同雙方不同要求精準分析,並與中國客戶分享,協助他們作出準確的判斷。

此外,梁愛詩更提到香港律師在與各國商界交往過程中,大量接觸到各地商人,明白其需要,故他們是優質中介,其參與可以避免雙方誤解、增進相互理解,有效地促成雙方的談判。

她更讚揚香港國際法律糾紛解決機制健全公正,程序規則齊全,案件處置嚴謹、按章辦事,完全與國際慣例接軌。故香港有力為國家“一帶一路”和“走出去”大戰略,構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法律糾紛解決中心。她建議,香港可建立專門服務“一帶一路”的法律糾紛處理中心。

放眼未來 尋覓機遇
前瞻未來,梁愛詩認為大家不應該期望“一帶一路”能迎來即時利益,因為只有業界本身才最了解如何利用這次機遇。她期望各行業提出建議,提請政府納入《施政報告》,並要求中央政府把建議納入“十三五”規劃,然後再予推動。情況一如CEPA,有賴大家主動尋找機會。

 

原文刊載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2016年7月號,請按此閱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