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商機:金融科技發展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 2016年07月14日

北歐商機:金融科技發展

北歐國家憑著深厚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創新與應用基礎,在開發嶄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包括電子銀行、電子發票、數碼錢包、流動支付及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等。在截至2016年3月為止的15個月內,北歐的金融科技業吸引了合計3.9億美元投資,迅速發展成為北歐最熱門的投資領域。瑞典佔北歐金融科技初創投資最大份額,成為歐洲第三大金融科技中心,僅次於英國和德國;芬蘭則是電子發票的全球領導者,丹麥更有望成為世界首個「無現金」國家。

金融科技的成功要素

論電子經濟準備程度(e-readiness),北歐國家一向名列前茅。全球首批第三代(3G)流動電話牌照,在1999年3月由芬蘭發出;名噪一時的手機品牌諾基亞(Nokia)和愛立信(Ericsson),分別來自芬蘭和瑞典;企業數碼強度(corporate digital intensity)最高的歐盟國家,要數丹麥。作為資訊及通訊科技先鋒,這些北歐國家一方面互相競爭,另一方面已經展開下一代流動通訊標準(如5G)的尖端研發工作。

歐盟成員國當中,北歐國家是十分先進的數碼經濟體,丹麥、芬蘭和瑞典等國家均具備迅速發展金融科技的基本元素。由於資訊及通訊科技基礎建設完善,北歐人已經成為熟練的互聯網用家,而且很早採用電子服務,也因此成為金融科技開發者的目標客戶群。

圖:經常使用(每天或幾乎每天使用)互聯網的人士 (2015年)
圖:經常使用(每天或幾乎每天使用)互聯網的人士 (2015年)


大部分北歐國家已將近成為不使用現金的經濟體,以瑞典為例,紙幣及硬幣只佔其經濟的2%,遠低於美國的8%及歐元區的10%。丹麥更訂下目標,於2030年「取消現金」。北歐國家不僅對網上服務、網上訂購及電子支付等的接受程度很高,對比特幣(Bitcoin)之類的加密貨幣(數碼貨幣或電子貨幣)也是一樣。

由於北歐各國政府推廣電子化公共服務,加上該地區的銀行金融業有完善的監管架構,大多數北歐消費者不僅樂意在網上訂購度假住宿、旅遊計劃及活動門票等,而且還通過互聯網處理銀行事務,管理儲蓄、保險以至眾籌等財務計劃或項目。

圖:過去3個月曾使用網上銀行服務 (2015年)
圖:過去3個月曾使用網上銀行服務 (2015年)


此外,北歐地區的流動寬頻滲透率很高,與上述趨勢互為配合。北歐民眾緊貼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潮流,在歐盟中每百人擁有已啟用流動寬頻SIM卡的數量最多。這又使電子銀行、電子保險、電子證券以及其他金融科技應用更趨普遍,便利目標客戶群隨時使用。

圖:流動寬頻滲透率 (截至2015年6月)
圖:流動寬頻滲透率 (截至2015年6月)


除個人層面外,北歐企業也是推動數碼革命的先鋒,借助物聯網(IoT)及大數據(Big Data)等前瞻性的新概念來擴展業務。很多北歐公司已經使用電子供應鏈管理、電子發票、企業資源規劃(ERP)或客戶關係管理(CRM)軟件、社交媒體及網絡銷售平台。對金融科技開發者來說,北歐公司就是現成的客戶群,是推廣創新產品及服務的對象。北歐企業對這些產品和服務的殷切需求,也為初創企業(start-ups)及擴展企業(scale-ups)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圖:具高水平數碼強度的企業 (2015年)
圖:具高水平數碼強度的企業 (2015年)


金融科技業發展蓬勃

「Startup Europe Partnership」(SEP)是歐洲委員會於2014年1月創立的泛歐平台,專門協助初創業企業升級為擴展企業。SEP指出,北歐為資訊及通訊科技業者提供了非常重要及富有成效的創業生態系統(start-up ecosystem)。比起歐洲其他地區,北歐向資訊及通訊科技擴展企業注入的資金佔GDP的比重明顯較高,為金融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據The Nordic Web統計,在截至2016年3月的15個月內,北歐共有51項金融科技投資,總額為3.9億美元,令新興的金融服務業首次成為該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領域。

上述51項投資中,32項在瑞典,8項在芬蘭,5項在丹麥,4項在挪威。目前在北歐進行的投資,幾乎每10項便有1項屬於金融科技領域。這個投資趨勢令人鼓舞,不但推使瑞典成為歐洲第三大金融科技中心,僅次於英國和德國,整體來說對北歐的金融科技研發活動也十分有利。再者,北歐經濟體非常倚重出口,對有意參與金融科技「綠地」(新開發)及「棕地」(擴展)項目的公司來說,北歐國家是很好的合作夥伴。

圖:北歐對資訊及通訊科技擴展企業的投資佔GDP的比率
圖:北歐對資訊及通訊科技擴展企業的投資佔GDP的比率


北歐的金融科技投資大部分仍處於起步階段,投資額大多是100萬至300萬美元不等。首批成功的金融科技企業有瑞典的iZettle(流動支付解決方案)、Klarna(電子商店支付解決方案)和FundedByMe(眾籌)、丹麥的Coinify(比特幣服務)和Holvi(企業銀行服務解決方案),以及芬蘭的Zervant(電子發票解決方案)。鑒於本土市場細小,很多快速成長的北歐金融科技公司已經走向海外,為的是開拓市場及尋求投資作進一步擴展。由此觀之,香港與北歐大有合作機會,前景秀麗。

圖:北歐金融科技成功例子
圖:北歐金融科技成功例子


香港與北歐金融科技合作的前景

北歐金融科技業欣欣向榮,雖然香港仍需假以時日,才有機會發展成為最具吸引力的金融科技初創項目投資地點,但是香港可以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協助北歐金融科技公司篩選來自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準投資者,必要時為雙方排難解紛。香港公司也可以就政府優惠措施、培育計劃、加速器、天使投資者及創業資本家等重要的資源和人脈提供意見。這些資源在香港也許不難獲取,在歐洲卻沒有那麼普遍。

在資訊及通訊科技方面,香港與北歐有許多相似之處。香港是自由及極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與世界各地緊密聯繫,憑著完善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基礎建設,持續發展數碼經濟。論電子經濟的準備程度和互聯網接入能力,香港經常排在全球前列。寬頻網絡覆蓋全港幾乎所有商業及住宅樓宇。截至2016年2月,住戶寬頻滲透率為84.0%,流動電話服務滲透率更逹229%,均屬世界最高之列。

以金融科技業的發展來說,倫敦似乎比矽谷及紐約更勝一籌,說明這個行業除了需要專業人才、政府鼓勵及監管得當等因素支持外,靠近健全的金融中心同樣十分重要。類似模式在北歐金融科技業也可看到,目前由瑞典佔主導地位。香港是個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中國內地首要的集資中心,具備成為金融科技樞紐的各項要素。

長期以來,香港的金融企業積極推動海外服務供應商開發既切合本地市場需求,亦有潛力轉移到亞洲各地的產品。本港金融企業對本地及亞洲市場的知識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有助北歐金融科技公司把技術「當地化」,迎合亞洲新興市場的獨特需要。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國家正積極改善對外聯繫,包括實體及電子化渠道,對相關技術的需求勢將增加。

在中國內地,中產階層持續壯大。此外,中國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大力推動建設高速安全的下一代資訊及通訊科技基礎建設,以及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和應用的步伐。這些趨勢將為金融科技公司帶來大量商機。

內地民眾對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預料內地的流動寬頻滲透率將由2015年的57%上升至2020年的85%。在這背景下,電子商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內地普及,而資金充裕的中資企業及個人亦急需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對方便可靠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例如眾籌或其他銀行服務平台的需求勢必大增。

對於中國內地與北歐的金融科技合作項目,香港的金融服務公司可以把握機會參與其中,例如擔任北歐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的代表,協助他們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物色合作夥伴,與相關金融業監管機構建立聯繫;又或是協助他們處理成立程序,由商業登記、申請優惠到簽訂合同等各個階段給予指引,譬如建議在合同內加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制訂的仲裁條款。由此可見,本港的金融服務公司可以發揮協調和促成的作用,為各方帶來最大效益。

資料提供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