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善用中国西部发展机遇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 | 2016年10月18日

跨国企业开发中国西部商机

外商投资近年不断流入中国发掘西部地区潜力,而内地沿海企业亦青睐西部的技术人才、较充裕的土地和劳动力供应,以应付生产成本上涨等挑战。加上西部近年大幅提升基础建设,并大力扩展交通运输网络,大大提升整体的物流配送能力,不仅使西部成为沿海企业转移生产的承接地,亦成为外商及内资企业扩展业务的理想地点,以便进一步拓展内销和海外市场。

特别是四川省的成都连同毗连的重庆市,拥有西部最大的产业集群,以及西部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地位,成渝地区目前是西部吸引外商及沿海企业投资的主要地点,不少投资更投放在当地的高技术产业,例如半导体、电脑、通讯设备和汽车项目等,促使四川及重庆的产业升级,由昔日的老工业地区,蜕变成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

随着产业链发展日渐成熟,当地的工业和生产活动增加,并朝向多元化和更高技术的产业扩展,不但对广泛工业物料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时对各类支援服务需求殷切,包括产品设计和技术解决方案、品牌和市场推广服务,以及国际物流等商业服务,可为香港的上游工业物料企业和服务供应商提供不俗的市场机会。

 

相片:四川省连同毗连的重庆市是中国西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四川省连同毗连的重庆市是中国西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相片:四川省连同毗连的重庆市是中国西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四川省连同毗连的重庆市是中国西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相片:四川及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
四川及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
相片:四川及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
四川及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

 

西部外来投资迅速增长

商务部最近资料显示,2016年1至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按年增长4.5%(达859亿美元),而西部地区同期吸收外资增幅较高,按年增长31%。事实上,随着西部经济日渐发展,外商在区内的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外商在四川及重庆的直接投资,在2005年至2015年间分别上升超过10倍及7倍,10年间每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27.5%和22%,增长速度超越全国7.7%的平均水平。

 

图:外商直接投资四川省及重庆情况
 
图:外商直接投资四川省及重庆情况
 

 

四川省在利用外资、引进国内省外企业投资等数量均居中国西部首位。例如截至2016年3月,累计共有27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居中国中西部第一,当中除了境外企业202家以外,亦包括69家内地企业[1],可见除了外国企业,其他地区的内资企业亦希望利用当地优势投资扩充业务。

2015年四川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0.7亿美元,而同期国内省外资金投资四川更高达9,116亿元人民币(约为1,450亿美元),按年增长3.6%[2],有关投资遍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能源电力、汽车制造等广泛产业,显示无论外商及省外的内资企业,均看好四川的发展潜力。

 

相片: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装测试。
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装测试。
相片: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装测试。
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装测试。
相片: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四川及重庆主要产业之一。
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四川及重庆主要产业之一。
相片: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四川及重庆主要产业之一。
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四川及重庆主要产业之一。

 

至于重庆市的情况也相若,2015年利用外资107.7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37.7亿美元,而实际利用内资投资金额则达8,530亿元人民币(约为1,350亿美元),按年增长17.7%。[3]  但在产业方面,外来资金除了投资重庆的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外,多集中在电子设备和汽车相关产业。特别是投资在重庆市工业的外商企业,差不多一半的产值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另外约30%外商投资工业产值则属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4],而来自其他地区的内资企业投资则较为分散。但整体而言,在重庆市的外来投资均以高技术产业为主。

 

科技巨企进驻四川、重庆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科技公司和内资企业是近年投资四川及重庆的表表者,借助当地各种优势以满足他们全球业务发展所需。以电子产业为例,中国西部现已培养出大批电子工程师,特别是成都和重庆,当地拥有充足的电子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另外,成都及重庆等西部地区的军事工业十分发达,而中国政府现正加快把更多的军事技术转为民用,遂使成都、重庆以至周边地区成为电子及其他科技业界发掘高科技人才的宝库。

 

成都及重庆的科技资源

成都

  • 科技人才总量约389万人(包括185 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西部地区第一)
  • 拥有53所高等院校,例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
  • 现有67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重庆

  • 现有超过89万科技人员
  • 拥有67所高等院校,例如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 超过1,000多家科研机构

资料来源: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



目前,成都及重庆地区已孕育出中国西部最大的电子科技集群。例如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聚集英特尔(Intel)、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等200多家科技企业,并且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高新区资料显示,现时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的CPU,就有一枚是在成都封装测试。上游零部件方面,高新区现拥有先进的TFT-LCD生产线,和液晶玻璃基板等新型显示器件项目,而内资企业京东方正在投资建设第6代新型LTPS/AMOLED显示器件生产设施。

特别是英特尔在数年前把上海部分生产线西迁至成都后,同时把该公司在美国、以色列和大连厂房等生产的晶圆空运到成都厂房,封装测试后再从成都空运到中国市场和世界各地,其中部分经香港转口,使成都厂房成为该公司全球生产的晶片测试和封装主要设施之一。目前,英特尔正为成都厂房进行设备升级,希望进一步把以色列部分生产项目延伸段转移到成都生产。[5]

德州仪器最近亦为其在高新区的封装测试项目进行设备升级,并且扩充产能。而富士康在成都设有生产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相关的零部件厂房,并在2016年中开始为美国苹果公司生产成都制造的笔记本电脑。[6]

 

相片: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相片: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一)。
相片: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相片: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四川、重庆地区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二)。

 

成都以外,四川省其实亦拥有一个电子制成品企业集群,当中包括长虹(彩色电视)和成都国腾通信(电讯/数据设备)等,还有一个可以支持这些生产活动的供应链。而其他外来的内资企业如TCL、联想(Lenovo),和外资企业戴尔(Dell)等,亦相继在成都投资生产高清电视机、电脑和其他资讯科技产品,加上上述的科技企业,使成都以至四川省的整体供应链日趋完善。

至于重庆,该市的四联集团(电气设备、半导体、LED产品等)和中冶赛廸(节能环保、资讯科技设备)在电子方面有长足发展,并跻身中国电子企业100强之列,而外来科技企业也纷纷前往重庆大力投资。特别是惠普HP在重庆投资厂房的产能日渐扩大,其组装的电脑及其他资讯产品同时供应发展蓬勃的内地和全球市场。HP以外,宏碁(Acer)、广达(Quanta)、英业达(Inventec)、富士康等台湾资讯科技设备生产商也到重庆设厂,直接推动重庆的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产量近年大幅跃升。

事实上,重庆的科技产业凭藉政府多项扶植电子制造和资讯产业等政策,规模一直有所扩大。例如,「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中成立,属于国家级开发区,地位与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相若。这个新区以电子为目标产业之一,为投资者提供土地优惠政策、补贴和信贷支持等鼓励措施。另一例子是「重庆西永电子产业园区」,积极招揽资讯科技、集成电路和软件等产业投资。为吸引出口生产活动,「重庆两江新区」和「重庆西永电子产业园区」均设有保税设施。

在这些背景下,成都及重庆已发展成为电子业的重要产业基地,成绩有目共睹。根据「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中提供的资料:

  • 全球50%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成都封装测试
  • 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在成都生产
  • 全球40%的笔记本电脑在成都及重庆两地生产

 

利用川渝进军内地和海外市场

科技资源以外,四川及重庆是中国西部的交通中心,拥有便利的货物运输及物流网络,加上在「西部大开发」政策下,近年大幅提升基础建设,并大力扩展公路和水路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大提升当地与中部及沿海地区的整体物流配送能力。而成都及重庆市更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境外的空运和铁路连系,包括开通由成都至波兰罗兹(蓉欧)及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渝新欧)等「中欧班列」服务,完全改变了西部不便从事与国际贸易有关生产活动的旧印象。

[注:更多有「中欧班列」服务详情,请参阅:「中欧班列」加速开行发掘「一带一路」商机]

而且,四川省内8,100多万人口以往是沿海地区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但在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涨情况下,及西部地区工作机会增加,现在他们积极返回西部寻找工作。加上重庆市拥有约3,000万人口,当地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裕。有见及此,沿海地区的内资和外商企业相继到四川及重庆地区设厂,以挽留工人继续进行生产,同时扩充产能。

事实上,四川及重庆政府亦积极寻求更多业者由经营成本较高的沿海地区内迁,包括引进较高技术产业的投资者到当地设厂生产,加上不少跨国及内资的科技和电子企业近年西进之举,遂刺激当地对各种生产物料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促使部分上游物料供应商跟随他们的客户到四川及重庆地区投资,以便开发日益增长的工业物料市场。

这些发展不单使西部地区成为沿海企业转移较高科技产业生产的承接地,亦成为外商及内资企业扩展业务的理想地点,以便进一步拓展内销和海外市场。在「外来」投资不断流入的情况下,2010至2014年间,四川及重庆的电子业销售额大幅增加至4,048亿元及2,95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分别增长约30%及76%。

同时,两地的产业由原本以内销占较大销售比例,转而由出口带动。2014年四川及重庆的电子产业出口占其总销售产值的62%及 74%,而两地的出口交货值总量在中国省市中分别排名第4和第6位,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脑、集成电路及通讯产品等。另一方面,虽然两地电子业的内销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其内销价值其实一直上升,只是增长速度逊于出口而已。由此显示,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商投资者,越来越多利用四川和重庆的技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开拓内地和海外市场。

 

图:四川省_重庆市电子制造业销售情况
 
图:四川省_重庆市电子制造业销售情况
 

 

对港商的启示

外来企业日渐增加在中国西部的投资,显示西部日益受到重视。事实上,四川及重庆等地科技人才济济,劳动力充裕,西部地区更有具丰厚潜力的市场,有利电子科技及其他较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目前,不仅是跨国公司,连内地的大企业和台湾业界也加入投资四川和重庆之列,而上游供应商也跟随他们的客户到当地开发日益增长的工业物料市场。加上当地政府积极吸引更多业者由经营成本较高的沿海地区内迁,势将进一步刺激对各种生产物料的需求,为香港有关上游物料的供应商提供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四川及重庆产业正朝向高技术和服务业方面发展,两地政府亦向制造业以外的现代服务业招手,希望促进当地产业向多元化发展,除了电子制造业,亦包括应用于运输和轨道交通等通讯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物流管理等领域,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应用,希望帮助川渝地区的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而当地有关企业亦希望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和服务业者合作,以增强竞争力开发更多内地和海外市场商机。这些发展除了可为香港科技企业提供进入西部市场的契机,亦可为香港其他服务供应商,例如产品设计和技术解决方案、品牌和市场推广,以致国际物流和其他商业服务等,提供不俗的市场机会。

而且四川及重庆地区的产业链日趋成熟,配以更有效率的对外物流配送系统,亦可为香港企业在转移内地沿海生产和扩充产能方面提供额外选择。同时,四川及重庆与沿海地区的供应链连系日趋紧密,随着下游客户日益受到吸引而前往西部投资,香港有关的上游供应商其实也可能需要考虑如何跟随客户内迁,或以其他方法解决支援客户的问题。

[注:更多有关四川及重庆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请参阅:成都及重庆承接高技术转移产业启示]

 


[1]  资料来源: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

[2]  资料来源:2015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资料来源: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

[5]  资料来源:「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  资料来源:「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资料提供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