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企业整合区域业务策略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6)

广东省及香港企业基于一系列因素,一方面积极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同时配合中国内地和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重新制订合适的生产和采购等业务策略。为深入了解具体情况,香港贸发局与广东省商务厅合作,在2017年第二季访问部分从事制造和贸易的广东企业,以了解他们规划有关业务策略时考虑的具体因素;同时,香港贸发局亦在香港对部分企业进行访问。以下是总结受访企业在业务布局方面的一些具体考虑因素:

照片: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一)。

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一)。

照片: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二)。

广东省及香港企业积极转型升级(二)。

  • 朝自动化生产发展

中国拥有发展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配以高效的物流服务等优势,不少海外地区难以相比。面对工资和成本上涨等挑战,升级厂房、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可纾缓部分问题。特别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务,非技术劳动力工资只占很低的成本比例,反而需要具经验的技术员支援,但转移生产往亚洲低成本地区要面对技术员短缺问题。

  • 优先考虑企业定位

在规划未来业务发展方面,准确的市场定位及业务可持续发展是关键的考虑因素。对于高技术或较高端的消费品业务,市场竞争并非是利用低成本以低价促销抢夺市场。有关企业发展策略大多集中在发展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产品价值而达到转型升级目的。

  • 利用东南亚支援内地高端生产活动

不过,转移部分低增值生产活动往海外是应对成本上升的选项之一,除较简单的轻工产品外,部分企业亦考虑转移一些零部件或工业物料的生产,并且安排运返这些工业物料以支援内地较高技术的生产活动。鉴于部分亚洲地区如菲律宾、柬埔寨等只拥有相对基本的生产条件,转移生产主要集中劳动力密集和可接受较长付运期、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轻工产品和零部件。

  • 考虑整体成本效益

此外,往海外直接投资亦须顾及交通运输、物流、物料供应和管理等成本,并衡量整体市场效益,而不是只考虑部分直接生产成本。一方面,低成本地区大多缺乏成熟的供应链,需要从外地进口大部分原材料支援本地生产,除增加运输物流成本外,较长的生产周期不一定能帮助投资者把握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商机。

  • 市场需求引导直接投资

区域生产布局须顾及最终市场需求,才能为客户提供策略性的生产服务。例如前往部分亚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厂,所生产的产品在当地销售可免却进口关税,即使有关安排未达到最低成本,但对开拓当地或邻近市场可能有策略上的优势。部分企业更会选择在先进国家设立组装生产线,除可降低进口关税外,更可在当地市场提供更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有助提升品牌形象和有关业务价值。

  • 外国贸易措施影响生产布局

在海外进行生产除可规避贸易壁垒,包括针对内地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外国给予部分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税优惠,亦可成为前往有关地区投资生产或采购的诱因。但所选生产地须拥有一定发展程度的供应链,或拥有较便利的交通网络,以便企业由中国内地或其他地方运送关键零部件以支援当地的生产业务

例如美国目前对源自柬埔寨、缅甸及其他相对发展落后国家(Least Developed Beneficiary Developing Countries, LDBDCs)约5,000种产品(自2016年7月起包括旅行用品),在美国普及特惠税制度(GSP)下给予特惠进口待遇[1]。而在欧盟新的普及特惠税制下(2014年1月1日生效),源自部分亚洲国家如印尼、越南等受惠国约66%欧盟关税号列货物可享受关税减免优惠;而柬埔寨、缅甸及老挝等更被列为「武器除外」(Everything But Arms)受惠国,即欧盟对所有源自这些国家产品除武器外,均免征进口关税。

以下详列部分受访企业的具体个案。

从区域供应链布局精确生产:访问腾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

发挥区域生产的协同效应:访问联泰控股有限公司

产业升级与成本考虑:访问远山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市场效益导航投资策略:访问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提升产品价值:访问摩德尔精密口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策略性全球生产布局:访问美的集团

 

更多详情,请参阅: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概要)

全球生产格局改变促进亚洲供应链茁壮成长

转变中的亚洲纺织品及成衣业供应链

亚洲电子产业供应链快速成长

「中国制造」角色蜕变

全球供应链转移与粤港产业发展关系(总结及建议)

 

[1] 有关措施不包括多种纺织品、成衣、鞋、手表等产品。

 

资料提供 图片:赵永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