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否符合非洲的長遠利益?
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亞吉鐵路)是中國在非洲一項最新的投資項目。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這類投資項目的數量必定會不斷增加,但中國與非洲的發展規劃是否協調一致?
吉布提是非洲最小的國家之一,而埃塞俄比亞素來被視為東非之角的經濟龍頭,現在,兩國均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受益者。「一帶一路」是中國主導的大規模國際基建及貿易發展計劃。
吉布提國土雖小,但其港口位處紅海入口的戰略位置,舉足輕重。吉布提有大量外國軍隊駐扎,當中包括美國在非洲的最大軍事基地。相比之下,埃塞俄比亞作為非洲第二人口大國,是區内的經濟發展亮點。
儘管兩個國家的情況截然不同,但現已被亞吉鐵路聯繫起來。亞吉鐵路主要由中國建設和投資,並由中國中鐵和中國土木工程集團負責興建,2016年10月正式通車,成為非洲首條跨境電氣化鐵路。整項工程造價達4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融資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
埃塞俄比亞地處内陸,而亞吉鐵路全長750公里,大大改善了該國的進出口運輸交通。最重要的是,亞的斯亞貝巴與吉布提港之間的公路運輸路程,原本需時7天,現在則大幅縮減至10個小時。該鐵路是中國與非洲戰略合作的成果,被視為「一帶一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蒙巴薩-內羅畢鐵路(蒙內鐵路)是另一項由中國出資/主導的項目,今年6月亦投入運作。蒙內鐵路全長485公里,實為一個價值140億美元的標準軌距鐵路網絡的第一期工程。該鐵路網絡規模遠超蒙內鐵路,最終將由肯尼亞延伸至烏干達,再抵達盧旺達。
上述鐵路網絡落成後,中國製造的商品可望透過蒙巴薩港打開東非多個内陸市場。中國對礦產的依賴程度正日益加深,而該項目料將改善非洲礦產出口的供應鏈。
中國在非洲已展開眾多工程項目,上述鐵路是其中兩個最新項目。早於1970年代,中國在非洲已興建坦贊鐵路,把內陸的贊比亞及其產銅帶與坦桑尼亞的三蘭港連接起來。當時坦贊鐵路是中國在非洲最大型的援助項目。
最近,中國承諾向非洲各國多個大型基建項目作出投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元素。顯然,中國希望在非洲的經濟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而這一方針勢必提高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商業版圖。
在2015中非合作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慷慨地承諾將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的發展援助。其中大部分資金將投入若干大型基建項目,包括新的埃塞-吉布提鐵路和東非海岸一系列港口升級工程。
對於中國的策略,約翰内斯堡大學孔子學院政治分析員David Monyae評論道:「中國無條件進行投資及商業活動,成功提升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營造了北京政府樂意支持非洲發展的印象。」
不過,其他分析員則以懷疑的眼光看待此事,斷言「一帶一路」乃中國打造一個全球貿易集團並建立「勢力範圍」的手段。南非安全研究所顧問Peter Fabricius便是其中之一。他認為:「習近平可能正利用一個偶然的機遇,務求擴大中國作為世界龍頭大國的經濟及政治影響力。衆所周知,美國由奉行孤立主義的特朗普出任總統,在全球事務中逐步退卻,因此中方正善加利用當前的時機。」
Fabricius與其他分析員均認為,有明顯跡象顯示國際市場正形成全新的經濟秩序。理由之一是,除美國和法國等多個國家之外,中國最近亦在吉布提建立軍事基地。
然而,其餘人士則不同意非洲各地進行的「一帶一路」項目乃是中國為暗地裡聚集勢力而作出的舉措。相反,他們堅信非洲人口達10億,中國在東非的投資純粹是為了建立更廣闊的貿易網絡,旨在進一步打開非洲的消費市場。因此,有關人士認為,推進「一帶一路」之目的應是透過改善貿易通路促進共同發展。
至於地緣政治野心和全球貿易網絡擴大二者能否真正分開而論,仍有討論空間。無論實況如何,南非著名商業記者Peter Bruce認為:「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巨大,引人注目,而其影響力的擴張速度極快。」
不少人認為,關鍵問題是適用於中國的方案是否亦適用於非洲。代表整個非洲大陸55個國家的非洲聯盟對此表示樂觀。非盟早已表明,歡迎中國合作參與非洲的基礎設施和技術項目。
南非經濟學家Greg Mills的見解或多或少解釋了非盟熱忱背後的原因,他指出:「中國的承包商和企業願意接受西方業界大多不會考慮的工作地點和條件。」
中國非洲製造
然而,非洲吸引中國投資者之處不止於基建。世界銀行表示,由於中國工資預期上升,導致成本壓力上漲,因此估計中國將對外輸出8,600萬個低技能製造業工作崗位。預料非洲最終將成為這一輪勞動力需求轉移的主要受益者。
對於這一轉變,Mills說:「低技術、勞力密集型製造活動實際上不能在中國進行。隨著中國經濟逐漸向上爬升,非洲確實有望把握有關的勞動力需求機遇。」
紡織業是正經歷這一進程的產業。中國已將部分紡織業生產設施遷往非洲,其中在東非的埃塞俄比亞,中國重金投資了若干大型製造業項目,而該國勢將成為非洲的製衣中心。
埃塞俄比亞原本已是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該國一直實行低勞動成本政策,以維持競爭優勢。目前,該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一個工業園區憑藉低/零關稅措施及廉價的勞動力,已吸引約80家中國紡織企業進駐。事實上,中國相對的薪酬水平比埃塞俄比亞高15倍。中國浙江省鞋履製造商華堅集團同樣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園區內興建大型廠房,目前員工總數超過3,000人。
總體來說,主要由中國出資的運輸基建改善項目令整個非洲地區的製造業效率均得到提升。例如,亞吉鐵路開通後,過去被陸地環繞的埃塞俄比亞現有直通港口的交通路線。
因此,據說其他幾個非洲國家,尤其是摩洛哥、南非、喀麥隆和多哥,都在爭取北京的關注。鑒於中國企業已經在非洲創造了約60萬個就業機會,自然所有非洲國家都希望把握「一帶一路」可能帶來的機遇。
中國明顯認為,輸出部分製造業崗位將有助一些非洲國家進一步實現自給自足。不過,反對者堅稱,中國乃在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對非洲許多合作夥伴國的高壓統治和管治不善等問題視若無睹。
儘管存在上述種種憂慮,惟綜觀全球經濟環境,商品價格收入下滑將成為長遠趨勢,無可否認,非洲各國如要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必須擴大製造業。中國方面,顯然有意利用非洲的這一需求。
最後,與所有其他投資者一樣,中國希望確保其投資取得良好回報,對非洲基建項目的投資更明顯地反映了這個目標。對此Bruce特別指出:「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無一不為其帶來某種形式的利益,或是政治利益,或是經濟利益。」
與數年前中國的情況無異,非洲熱切希望更全面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許多人相信,「一帶一路」如果可以促進非洲的發展及帶動當地經濟,那麼只會對非洲大陸有利。
特約記者 Mark Ronan 開普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