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時代意義深遠

2016年03月16日

“一帶一路”時代意義深遠

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

“一帶一路”是中國在新時代環境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長遠戰略,別具時代意義,短、中期可促進與歐亞大陸經貿往來,中、長期則打通西部地區通往歐亞大陸通道及印度洋口岸。

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指出,中國為此正從多方面部署,包括完善各項基建、建立區域貿易及物流基地、境外經貿合作園區,以及籌措發展資金。

首要建設基礎設施

所謂路通財通,中國於“一帶一路”沿線建設各項基建工程,其中重點為建設高鐵,中國正計劃興建三條貫穿歐亞的高鐵,即歐亞高鐵、中亞高鐵及泛亞高鐵,連接中國與歐洲、中亞及東南亞,並在亞歐大陸現今已有的兩條大陸橋之外,構想第三歐亞大陸橋,橫貫亞歐20多個國家,比目前經東南沿海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行程要節省約3,000公里,形成新的區域經濟發展軸線。

同時,中國與印尼、柬埔寨、緬甸、斯里蘭卡、希臘等國家已就港口建設和營運展開合作,較受關注的項目包括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項目、中國與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項目、緬甸仰光莫塔馬灣港口、泰國克拉運河項目及印尼港口建設。而中國 — 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線已經通氣投產,待D線建成後將形成中國 — 中亞天然氣管道網,成為中國與中亞五國重要的利益紐帶。

共同建立經貿合作園區

中國並與“一帶一路”沿線主要核心城市合作建立貿易及物流樞紐,在海外建立經貿合作園區(即產業園區),作為產業合作平台。根據國家商務部資料,目前中國在全球50個國家建立了118個經貿合作區或經濟開發區,其中有77個位處“一帶一路”沿線23個國家。

2014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達1.12萬億美元,佔外貿總額26%。若以年均10%的增長率計算,至2020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預計達2萬億美元。

香港乘勢參與其中

國家亦賦予各省份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的定位。例如,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則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毗鄰香港的廣東省亦正在探索與21世紀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貨物通關、商品檢驗檢疫、品質標準、電子商務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銳意發展為21世紀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展示、銷售及採購中心。

因此,香港亦應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乘勢發揮自身優點,在不同發展階段扮演不同角色。謝國樑表示,“一帶一路”所需基建資金估計達5至8萬億美元,多邊金融機構需要大量籌措發展資金,債券集資及項目融資需求龐大,香港可發揮融資中心功能的最大優勢,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亦可扮演積極角色。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多個行業,香港尚可發揮其他領域的優勢,如零配件生產,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如項目管理、法律及仲裁服務、各類中介服務等,以及提供各類專業人才。

不過,謝國樑提醒“一帶一路”規劃同時面對不少挑戰,如涉及複雜的多邊國際合作體系,部分沿線國家經濟、法規水平相對落後,文化、宗教背景存在差異,而大部分高鐵及高速公路設施分為境內、境外的部分,工程亦存在銜接問題,無論在國家、企業層面的參與,這些都是新課題、新挑戰。

原文刊載於香港中華總商會月刊《商薈》2015年12月號,請按此閱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