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

Short Code
C
公司簡介

優質管理顧問有限公司(TQM) 是家擁有逾25年豐富經驗的專業顧問公司,一直為客戶提供質量、環境和能源諮詢及培訓服務。

我們在35個行業已完成逾5,000多個諮詢及培訓專案,穩佔香港政府管理體系項目70%以上及香港大學及非政府組織85%的市場份額,客戶整體滿意度分數超過90%。

我們在亞太地區提供全面顧問服務,包括可行性研究、供應鏈管理、環境維護以及環境項目諮詢及管理。我們切實了解中國內地需求,確保爲內地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TQM致力協助客戶縮短交期、提升新産品研發、品質及生産力、提高企業收益,爲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達致卓越。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公司簡介

特立美環保及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由一群專業人士創辦,主要從事建築機電工程,環保以及可持續能源等方面的專業諮詢顧問公司。公司專業團隊由人士組成,包括工程師、工業電工、環保專業人士、綠建專才、學術研究、系統設計、熱能及風能以及能源等顧問等。面向的客戶群包括商業建築廈、綜合性樓宇、資訊中心、工廠等機構。公司秉承創新、誠信、技術、品質的理念,憑著豐富的經驗,旨在為客戶提供最經濟、最有效、最專業服務。公司團隊先後在香港及中國內地擔任了多個項目的機電顧問及綠建顧問。

公司憑藉雄厚的技術力量,獨特的創新思維,豐富的實踐經驗,多元化的策略方案,全方位的服務質素,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特立美環保致力於成為一家世界一流的環保能源管理公司,在香港本地的環保能源管理行業中獨領風騷。公司堅持以誠為本,用戶至上的原則,以優良的服務攜手合 作,共創環保及能源管理事業的美好未來,支援可持續發展。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公司簡介
公司簡介

可持續發展資本(亞洲)有限公司(“SDCL”)是一家多領域的金融和投資諮詢公司,專門為環境和社會基礎設施資產和服務提供融資。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在倫敦,都柏林,香港,新加坡和紐約設有辦事處。它已就建立基礎設施和私募股權投資工具和基金提供諮詢。它著重於通過可擴展的商業模式提供長遠價值,提高效率和可觀的風險調整回報,這些商業模式對環境和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SDCL致力於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提高成本效益和效能。它專注於商業上成熟的技術,並尋求與一流的能源服務公司和供貨商合作,提供可擴展和複製的解決方案。 SDCL的專業人士來自各種不同背景,包括金融,工程,環境市場和法律。他們共同確定可持續投資中的挑戰和機遇,並通過各種技能設計創新解決方案。

在亞洲,SDCL與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簽署協議,為新加坡的工業和製造業建立高達2億新元的能效融資試點計劃。在中國,SDCL已與主要供應鏈製造商完成了各種投資級能源審計。

過往參與的基建項目
非洲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西歐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中歐及東歐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北美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東南亞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東北亞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中國內地
能量及能源, 製造業(包括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機械設備), 清潔技術, 食水及廢物處理, Energy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ed Energy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公司簡介
公司簡介

馬海建築設計事務所於1904年在上海成立,設計了不少顯赫之建築,包括上海郵政局及跑馬場,至今仍然迄立。公司自1947年遷移到香港,保持一貫優良服務之美譽,贏得了不少工程包括公共房屋、火車站、客運碼頭、商住發展、教育院舍、康體會所、工業廠房等。

 

馬海(建築顧問)有限公司 提供建築設計、項目策劃、室內設計及屋宇測量各專業顧問服務,以高水平、高效率、有創意、善管理及具彈性的宗旨及目標,既達到顧客之要求,又保持我們一向的品質及承諾,絕對有信心能繼往開來,適應時代,滿足不斷提高之質素標準。

 

公司業務在香港穩固的基礎上,踏實地向外拓展,延伸至越南、柬埔寨,以至 一帶一路國家。

過往參與的基建項目
南亞洲
Architectural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東南亞
Architectural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中國內地
Architectural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公司簡介
公司簡介

我們是輝固—一家領先全球、獨立的地質資訊和資產完整性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主要為大型建築、基礎設施和天然資源項目提供服務。我們提供技術數據及資訊,協助客戶以安全、可靠及高效率的方式為其建築物和設施進行設計、建設和維護工作。

 

輝固在香港投入服務逾40年,是第一家國際專業地質團隊在香港設點提供服務。 今日,我們是其中一家廣受認可的企業,為土木、結構、岩土及結構工程儀器、環境服務及實驗室測試等提供服務,服務範圍函蓋香港及東南亞國家的政府部門、私人發展商、建築師和規劃師、公用事業公司、 石油和燃氣公司、工程承辦商和其他工程顧問公司等。

 

 

顧問服務

- 土木及結構顧問服務

- 資產完整性評估與管理

- 離岸及海岸工程

 

岩土工程服務

- 陸上和海上工地勘探

- 圓錐貫入測試

- 土力工程監測儀器及建築結構監測儀器

- 自動化數據收集系統

- 地基測試

- 現場測試

- 地球物理測試

- 地形測量

 

環境評估及監測服務

- 環境監測

- 24小時水質監測

- 石棉管理

- 綠色建築評估 (BEAM Plus / LEED / WELL)

- 環境評估

- 陸地和海洋生態管理

- 能源和碳審核

- 聲學管理

- 室內空氣質素證書

 

測試服務

-物料測試

*土壤和填充材料

*瀝青材料

*混凝土及相關成份材料

*鋼鐵和樁柱

*土壤

 

-現場測試/服務

*鋼材及焊接之無損測試

*混凝土和灌漿

*瀝青

 

-化學測試

*土壤和沉積物

*水質測試

*空氣品質監測

*化學成分測試

 

-特殊產品測試

 

-失效分析

 

-結構勘測

 

認證服務

-ISO 認證服務

-產品認證服務

過往參與的基建項目
非洲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交通及物流基建, 食水及廢物處理, Mining
澳大利西亞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西歐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中歐及東歐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北美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拉丁美洲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南亞洲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中亞洲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東南亞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城市發展, Mining
東北亞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交通及物流基建, 食水及廢物處理, Mining
中國內地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食水及廢物處理, 交通及物流基建, Mining
中東
能量及能源, 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交通及物流基建, 食水及廢物處理, Mining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公司簡介
公司簡介

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有限公司(DLN)於一九七二年紮根香港。業務與大中華地區一起成長。專業設計遍及香港和內地三十多個城市,台灣、澳門、東南亞、中東和中歐地區。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型智能城市發展提供多元化服務。

劉伍所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涵蓋大型及地標建築設計。屢次成為全球最高及最大的記錄創造者。項目類型從辦公室、住宅、酒店、商場、 物流、尖端生產、醫院、賭場、大學、 會展、綜合小區、城市規劃、鐵路上蓋,以至環保智能的專業設計。

高產值、高回報為劉伍所的主導設計思想。設計成果以高質素與高效益見稱。DLN追求功能與環境和諧協調。無論社會、開發單位和使用人士均從新體驗中獲益,為項目創造更大的人民文化和商業成功因素。

過往參與的基建項目
非洲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澳大利西亞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中歐及東歐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南亞洲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中亞洲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東南亞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東北亞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中國內地
製造技術, 電訊, 交通及物流基建, 鐵路,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中東
城市發展, 智慧城市, 高層建築, 綜合發展項目, 公共運輸導向發展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總部設在香港的太平再保險有限公司,主要承保來自全球資產及人壽再保險業務。而近年透過「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發展,正尋求到無限機遇。行政總裁劉世宏先生表示,香港要開拓國際上再保險中心的地位。

講者:
劉世宏  太平再保險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相關連結:
香港貿易發展局
https://www.hktdc.com/tc/

「一帶一路」資訊網站
https://beltandroad.hktdc.com/tc

市場
行業領域
國家/地區
Has been added to favorites Has been removed from favorites

2022基金會

許多本地和外國公司對大灣區甚感興趣,並正在當地尋找商機。大灣區將會是中國市場改革的重要試驗場和領頭羊。許多項目將會首先於大灣區推出,然後再推廣至全國各地。這亦表示,企業可以在大灣區觀察中國未來的發展路向,並推行試點項目和計劃,以便在將來推廣至全國各地;企業可就國內及國外業務在大灣區尋找領先的中國合作夥伴;亦可把商業模式推行全國前先於區內進行測試;也可參與諸如「一帶一路」、中國製造 2025、互聯網+、「走出去」及數字絲路等國家規劃項目。以上各點均指出,企業如要把握中國未來發展帶來的機遇,就必須先於大灣區立足。

香港貿發局指出,大灣區已被納入包括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在内的中國國家戰略,而香港發展將受惠於大灣區所創造的新機遇。 在 2018 年 5 月的一份報告中,香港美國商會及益普索商業諮詢公司稱 230 名調查受訪者中有七成認為在大灣區經營業務可增加收入,而超過一半受訪者已在大灣區設有辦事處。就進軍大灣區而言,三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走入擁有約 6,700 萬人的消費市場」、「從香港與大灣區的密切聯繫取得利益」以及「利用大灣區作為進入中國內地其他地區/開發新出口市場的跳板」。

華南美國商會 2018 年的調查發現,廣州是最受會員歡迎的投資城市,其次是深圳、上海及北京。這是自 2003 年年度研究開始以來,廣州和深圳首次位列前兩位。在回應調查的 215 間公司中,超過一半的公司選擇華南,主要是因為華南市場增長具潛力,而大部分受訪公司亦相信增長將持續下去。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華南地區的營商環境屬「好」或「非常好」。

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及香港澳洲商會進行的訪談中,商界領袖均表示大灣區建設對香港是重大的契機。香港不但可受惠其中,更可參與創建具環球競爭力的商業地域。 澳洲會計師公會亦就 2018 年的一份成員調查作出了報告。在 351 個受訪者中,接近一半打算在未來五年將業務或事業範疇擴展至大灣區。 此外,在 2017 年 11 月進行的香港會計師公會訪問中,業界領袖透露「大灣區有潛力在國家層面開創新局面」,並表示部分大型會計師行在管理資源方面已經「從華南地區的視角」出發,以便更好地協調香港及廣東的業務運作。

2017 年 9 月,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和香港總商會訪問了 614 名大灣區各地的企業管理層人員,並得出大灣區將會擔任中國內地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結論。九成的受訪者表示,大灣區應該會對中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而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更可受惠其中。 於 2018 年,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香港總商會和滙豐銀行公布了另一項同類調查的結果。在逾 700 名受訪者中,有 77%預期大灣區未來三年的經濟發展將超越中國其他地區,而 57%的受訪者亦表示他們的公司已有一套針對大灣區的戰略計劃。

洞悉機遇

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整體、香港市民和香港企業所帶來的機遇可分成五大類:由相關經濟和政策因素所帶動的地區經濟規模和增長、區內城市更緊密的互聯互通、經濟進一步向香港企業開放、區內以人為本的政策及發展項目,以及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獨特地位。

經濟規模和增長帶來的機遇

大灣區擁有約七千萬人口,本地生產總值超過 1.5 萬億美元。按照目前的人口和經濟增長估算,預計踏入 2030 年,大灣區人口將達最少八千萬,本地生產總值亦會攀升至 3.5 萬億美元或以上,只落後於全球四個國家。這意味著屆時的大灣區市場不但規模更大,而且將會面目一新。

其消費市場將會改頭換面,除了變得更加繁榮富裕外,亦會累積更長期穩定的消費人口。屆時,消費品市場將會擴闊升級,大灣區亦會迎來中高檔消費服務市場和加倍龐大的公共服務及設施市場。

工業市場亦會隨著大灣區企業垂直整合徹底改變。企業透過整合創造更高價值,採納更多來自區內的生產投入和設備,而工商業支援服務的應用亦會更趨成熟,為大灣區帶來多元地區經濟,當中涵蓋輕工業至重工業、高科技至低科技產業、工商業支援服務、消費者服務、公共服務、最終組裝、零部件、生產投入、機器、設備及支援服務等。不但區內四大中心城市(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會迎來經濟增長,大灣區的發展正迅速蔓延至昔日所謂的外圍城市,令這些城市逐漸成為具吸引力的市場和生產基地。

除了自然形成的經濟發展外,部分行業亦會得到中央政府、省政府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發展規劃綱要》列出一系列政府應重點支持的行業,當中包括多個高科技行業、先進製造業、商業服務行業、教育及醫療服務、物流及休閒產業等。如果依照內地同類政策文件的實施方式,政策措施將包括對上列行業簡化審批程序,並為其提供土地和基礎建設資源、研發資金、教育及培訓資金、優惠融資等。許多專注於這些領域、於大灣區珠三角城市營運的香港企業將有資格在珠三角獲得各種援助。《發展規劃綱要》亦明確指出要支持香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商業及專業服務中心、金融貿易中心、航空樞紐、物流運輸中心、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區域創新成果轉化中心及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上種種措施均為香港帶來機遇。

更緊密互聯互通帶來的機遇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蓮塘/香園圍口岸及新增的珠江跨境口岸正式開通,再加上廣東交通網絡更加完善,將為香港帶來巨變。大灣區內城市更緊密互聯互通協助香港服務供應商進軍更廣闊的市場,同時為有意在區內設立供應鏈的香港製造及貿易企業提供加倍豐富的選擇,並有利他們在區內銷售商品。此外,香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管理更多元化的企業活動,例如總部營運、研發、市場營銷及銷售、生產、售後服務及覆蓋範圍更廣泛的物流服務等。

大灣區內城市更緊密互聯互通為香港居民大大增加在港居住而赴廣東就業或上學,或是居住廣東而在港就業或上學的選擇。香港人亦可享用大灣區所有文化及休閒資源,受惠於前所未有的豐富資源。現在,香港居民可以一覺醒來就到深圳吃早餐,然後分別到廣州和珠海進食午膳和晚膳,再到澳門看場表演,最後才回香港休息,整個行程只需一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香港人,尤其年輕一代,會充分善用這些資源。

《發展規劃綱要》要求貫徹完成早前展開的基建項目,包括深中通道、深茂鐵路、大灣區至泛珠三角區域其他省區的交通網絡,以及大灣區內多項項目,務求把大灣區主要城市之間的交通時間縮短至一小時或以下。屆時,區內城市將會達致交通網絡、物流和經濟一體化。另外,《發展規劃綱要》亦要求大幅簡化跨境條例及程序,以加強區內流動性。文件特別提到要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區內其他城市互聯互通,並簡化中港兩地之間的往來和跨境程序。

經濟進一步開放帶來的機遇

在 CEPA 框架、廣東自貿區和多個粵港澳服務行業合作示範區的基礎上,經濟開放已為香港的企業和居民帶來了重大裨益。《發展規劃綱要》表示銳意建設更多有利香港企業的開放窗口,而且珠三角九個城市應建構符合先進國際投資及貿易慣例的體系和規範條例,亦要求珠三角城市根據有關 CEPA 協定進一步深化和落實港澳服務行業自由化。另外,內地和港澳亦應緊密合作,攜手發展一系列專業服務,為香港專才帶來更豐富的機遇。大灣區亦應加強在爭議解決、提升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尤其針對港澳企業)的水平,擴大專業資格互認機制的範圍,並推動跨境便利執業。文件亦鼓勵香港組織單位在內地進行研發等創新活動,內地資助的研究項目及活動開放供香港組織單位和港人參與,並呼籲善用香港作為跳板,將大灣區建設項目推向國際並應用在商業層面。

《發展規劃綱要》為前海、南沙、橫琴等合作或發展區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提供了具體發展藍圖。以前海為例,文件指出要在高端服務方面跟香港建立更廣泛的連結,促進前海聯合交易中心跟香港交易所的商品交易合作,發展貿易合作及全球化平台,並加強與香港合作處理法律事務(包括跟「一帶一路」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爭議解決)。至於南沙則應在創新發展、金融服務及物流上與港澳合作。《發展規劃綱要》亦表示,橫琴應擴闊與澳門之間的合作,並進一步對香港開放。綱要列舉多個香港與深圳、東莞、佛山、江門等城市的合作例子,並表明支持,亦建議支
持珠三角九個城市各自與港澳共建合作區,未來或會大幅擴闊香港在多個珠三角城市可享的機遇。

《發展規劃綱要》亦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對港澳企業和市民開放一系列領域,包括投資、貿易、多項金融服務、運輸、物流、教育、醫療衞生、會計、法律服務、仲裁、社會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管理諮詢、檢驗檢測認證、建築工程及旅遊業。這些措施均可為香港、香港人和香港企業帶來重大機遇。

大灣區以人為本政策及發展帶來的機遇

大灣區內以人為本的政策及發展亦為香港締造了許多機遇,當中不少政策項目收錄於《發展規劃綱要》之中。過去十多年來,區內各地政府一直並肩合作,共同回應環境議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大灣區應落實主要環境保護、修復及治理項目,更嚴格地執行環境規範條例,加倍關注環境保護,實施積極紓緩空氣、土地及水質污染的計劃,並推廣清潔低碳的綠色環境。

《發展規劃綱要》亦指出應促進教育、文化、旅遊和社會保障領域的進步和合作,以期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在教育方面,大灣區應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設立交流計劃和學分互認機制,引進世界一流的大學,鼓勵並協助港澳學生在廣東就讀學校,透過各地合作發展職業教育,並鼓勵中小學合作交流。文件指出珠三角應借鑒港澳的經驗,建設人才高地。

在文化方面,《發展規劃綱要》提到應設立保護文化遺址的跨境計劃,舉辦文化遺產展覽及展演活動,並支持弘揚嶺南文化。大灣區內各地亦應共同推動文化發展,設立項目推廣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以及香港一眾創意人才和活動,例如國際影視展、香港書展和設計營商周等。在旅遊方面,綱要提到要支持香港成為國際旅遊樞紐及國際郵輪港,並讓香港加入「一程多站」旅遊項目和推廣。

在就業創業方面,《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綱要特別提出大灣區應便利港澳居民(尤其是年輕人)北上定居就業,並在前海、南沙、橫琴建立港澳居民就業創業試驗區。綱要不但表示將會把合資格的香港創業家和中小企業納入內地創業補貼扶持範圍,還列出了當地多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支援計劃。在《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官方更加宣布選擇在內地就業的港人將可享稅務優惠。

在醫療衞生方面,《發展規劃綱要》表示大灣區應支持港澳醫療衞生服務提供者進駐珠三角,加強與港澳中醫中心之間的緊密合作,同時鼓勵港澳專才到珠三角參與學術交流和短期執業,並指出應加強跨境會診和轉診服務。綱要亦提出,大灣區應研究為於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提供跟內地居民同等的教育、醫療服務、養老、住屋和交通待遇。這項措施一旦落實執行,相信便能大幅消除令香港居民對在珠三角就業和生活卻步的一大憂慮。與此同時,《發展規劃綱要》亦鼓勵港澳投資者在珠三角設立養老服務組織及其他社會服務機構。

以上這些措施將有助完善大灣區的生活環境,大幅增加香港居民可在珠三角獲得的服務和機遇。

「一國兩制」框架帶來的機遇

中央政府和大灣區內各地方政府致力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在這個框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和澳門在世貿組織的個別成員地位保持不變。內地高級官員過去曾多番表示「一國兩制」方針為大灣區一大優勢,為國家帶來莫大裨益。《發展規劃綱要》亦以此方針為依歸:

「一國兩制」,依法辦事。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把維護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尊崇法治,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把國家所需和港澳所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的作用,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

事實上,《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應進一步推進「一國兩制」方針。香港屬於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應透過自身優勢和區內連結加強發展。綱要亦以大篇幅探討透過基礎建設、各地合作和進一步開放,簡化廣東(或內地)與港澳之間的互動交流。進一步開放措施主要旨在向港澳企業和居民開放內地更多領域,當中包括貿易、投資、服務、研發計劃、就業機會、社會服務及商業支援計劃等。與此同時,措施亦保留並強調了香港的市場主導及開放型經濟定位、法治制度、先進營商環境、國際聯繫網絡、雄厚實力和獨特體制,突顯出香港自身及其經濟的特色,以及其與廣東和內地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

《發展規劃綱要》措施的結果是重申對「一國兩制」的承諾,並支持香港進一步發揮其現有的角色,肩負新任務,並擴展與區內其他城市的合作。綱要肯定並支持香港的主要商業行業,簡化香港與區內各地互聯互通,並刻劃了香港企業和市民在内地可迎來的重大新機遇,箇中核心信息就是香港將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擁有更多新機遇。

審視大灣區為香港帶來的機遇

大灣區為香港整體、香港市民和香港企業締造了龐大機遇,這一點毋庸置疑。

大灣區的經濟規模和增長,結合內地支持政策、經濟進一步開放、更緊密互聯互通、更全面的以人為本政策和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地位,為香港企業帶來黃金機遇,讓企業拓展其傳統角色(在管理、專業服務、金融服務、貿易、物流和國際市場營銷及銷售方面),並發展新角色(作為一個交流樞紐,讓來自國際的構思、數據及資訊和新型金融服務在此流通)。在以上種種契機的配合下,香港能夠在傳統產業(包括組裝製造、商業及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等)和新型產業(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新型醫療衛生服務,以及珠三角的高科技產業、新型重工業和服務行業),以及傳統地區(香港、澳門、深圳、東莞、廣州及佛山)和新興地區(珠海、惠州、中山、江門及肇慶),發揮種種新舊角色。事實上,香港眼前最龐大的經濟機遇,正正就是在大灣區內拓展其角色、行業覆蓋及地理影響力。對香港人而言,大灣區的經濟規模和增長,結合內地支持政策、經濟進一步開放、更緊密互聯互通及更全面的以人為本政策,讓他們有機會改善就業和民生前景、居住環境、就業出路和生活選擇、文化休閒生活及整體福祉。

香港人進一步參與大灣區與否,決定權掌握在他們手裡。機會是為願意把握的人準備的,絕不會強加在不願意的人身上。不過,大灣區建設確實為許多香港人開拓了新出路,更首次讓香港看到一個真正背靠「本地市場」和「腹地」的前景,減輕土地短缺、人口稠密、成本過高和小型特色經濟缺乏就業營商機會等造成的掣肘。香港的前景跟大灣區命脈相連,各地之間的緊密互動有望令大灣區晉升為國際舞台上一個「超級地區」。從多方面來看,這種互動只不過剛剛開始。

 

請按此閱覽原文

編輯推薦

中國內地企業正積極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參與基礎建設項目,同時進軍海外成熟市場,除了回應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外,亦希望「走出去」促進企業的整體業務發展。可是,近年國際經濟形勢轉趨複雜,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企業「走出去」面臨嚴峻考驗。所以,企業紛紛加強風險管理應對有關挑戰,以便繼續「走出去」完善國際業務布局。而一家從事電氣裝備的大型上海企業表示,正通過香港利用各種專業服務防範海外投資風險,同時利用本港的金融市場優化融資結構及資金來源組合,使有關海外業務達到可持續發展目的。

利用專業服務確保海外項目合規經營

相片:內地企業利用香港服務防範海外投資風險。(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內地企業利用香港服務防範海外投資風險。
(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相片:內地企業利用香港服務防範海外投資風險。(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內地企業利用香港服務防範海外投資風險。
(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最近聯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代表訪問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 [1]總部,得悉該集團正擴展其香港子公司功能,以便利用香港成熟的專業和金融服務優勢,更好發展上海電氣的海外工程項目。

上海電氣表示,在「走出去」對外投資業務方面,集團需要尋求具體的專業服務支援,例如利用香港的法律及會計服務,對海外投資地的法律、營商及市場環境進行盡職調查,以保證海外業務符合當地法律法規要求合規經營,依法從事有關建造項目,並控制財務風險,以保障有關建設項目的可持續性。此外還需要尋找具備國際視野和管理經驗的人力資源,以加強集團對海外業務的綜合管理能力,特別是幫助海外業務進行適當的本地化和綜合事務管理,包括項目的日常管理和分包事務,同時説明集團瞭解當地市場訊息和營商環境變化,以便上海電氣能迅速作適當回應。

上海電氣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裝備製造企業集團之一,主要聚焦高效清潔能源裝備、新能源及環保裝備、工業裝備和現代服務等業務領域。該集團目前設有47家海外機構,包括26家子公司、7家分公司、5家海外技術中心和9家辦事處。2018年海外業務銷售收入112億元人民幣,約佔集團業務收入11%,當中包括在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

風險管理服務需求殷切

相片: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欠缺完善的法律制度。(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欠缺完善的法律制度。(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相片: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欠缺完善的法律制度。(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欠缺完善的法律制度。(相片由上海電氣提供)

「一帶一路」倡議涉及歐、亞及其他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上海電氣目前聚焦發展較熟悉的亞洲和部分非洲地區的能源項目,包括 (1) 境外電站工程:業務已遍及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泰國、坦桑尼亞等25個國家和地區等電站總承包(EPC)及能源島項目;及 (2) 境外輸配電工程:包括埃塞俄比亞、安哥拉、喀麥隆、吉布提、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科威特等地多座220kV等級以上變電站和1,300多公里輸電線路。

必須注意的是,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現時處於政治調整狀況,當地投資政策可能隨著政權更替而出現變化,加上欠缺完善的法律制度,對外來投資者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屬於發展中或新興經濟體,部分更加正在經歷經濟轉型,資訊不足下一般企業難以掌握當地商業習慣和市場轉變訊息,令投資項目承受額外風險。投資者極需利用專業服務釐清當地市場情況、設定適當的風險防範對策,除了應對在部分市場可能出現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補救措施外,亦需規避潛在的政治和市場風險,和準備合適的應急方案,追討應收賬、貨款,在海外保護集團的知識產權,及應對其他貿易摩擦等全方位服務。

克服「一帶一路」建設困難

雖然「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對基礎建設有巨大需求,但歐、美、日、韓等品牌大企業在不少市場佔有優勢,甚至主導部分市場的商業慣例和行業標準,所以內地企業「走出去」仍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且「中國製造」和「中國標準」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認受性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有關企業未必能夠利用中國經驗有效進入「一帶一路」市場,所以極需具有國際項目管理經驗和瞭解海外基建系統的合作夥伴和管理人才,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發掘商機。

上海電氣指出:「除了需要物色更多人才協助管理海外項目,集團亦面對海外業務的投融資方式過於單一問題,以至未能優化資金來源、尋找最具成本效益資金投資『一帶一路』項目。香港擁有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不單達國際水準,在香港的建築公司及人才又瞭解中西文化和國際市場商業習慣,可有效協助上海電氣以至其他相關內地企業進行海外基建投資項目。而且香港更是高效的金融平台及融資樞紐,除滙聚來自各地的建築公司外,更聚集不同形式的基建項目投資者、銀行家和其他金融機構,配以香港多元的融資管道和完善的專業服務,應可為本集團提供更多融資方案和財務選項。」

上海電氣正加快建設其香港公司成為全面支持集團產業發展的綜合性海外總部,同時利用香港成熟的金融服務優勢,為集團的海外工程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傳統的貸款及發債融資/保函/信用證服務、以基金模式進行的投資服務、境外資金及匯兌風險管理等,以推動上海電氣進一步「走出去」投資海外工程項目。

 

[註:更多詳情,請參閱香港貿發局研究報告:長三角企業首選香港服務平台「走出去」(2019年調查結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