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南自貿區 (1): 背景及發展定位

中央政府宣布海南全島建設自貿區

海南省位於中國南端,北以瓊洲海峽與廣東省相隔,西與越南以北部灣相對。2018年海南省人口有934萬;本地生產總值4,832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51,955元人民幣,在全國屬中等水平[1]。海南省經濟產業多元,農業、漁業、工業及服務業齊備。海南島是中國其中一個旅遊勝地,海口、三亞等城市廣受遊客歡迎。2009年,國務院定位海南島為國際旅遊島。2018年,海南島獲得新定位—成為全國最新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央政府於2018年4月11日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亦稱為「中央12號文件」),為海南省進一步發展拉開帷幕。隨後,於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發表重要講話(亦稱為「4.13講話」),宣布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2]。海南島將藉此逐步探索,建設成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國務院於2018年10月16日發布《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列出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具體計劃。自此,海南自貿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海南自貿區在深化改革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3年以來,中央政府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把處理政府及市場關係定為核心工作,令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3]。2013年,上海成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隨後分別在2015及2017年成立第二批3個及第三批7個自貿區,共11個自貿區。除了通過保稅區等措施促進貨物貿易,設立自貿區的目標還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擴大開放投資領域及探索制度創新,為最終改善全國營商環境提供試驗場地。11個自貿區各自發揮著它們在地域經濟上的功能,也協助全國探索各種新制度,如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等。

與之前11個自貿區以片區劃分的情況不同,海南自貿區覆蓋全島共18個縣市。中央12號文件中提及,海南在發展過程中,中央支持海南探索可複製及可推廣的經驗,以推動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及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由此可見,設立海南自貿區不單以發展海南省經濟為目的,而是希望在這裡的經驗能幫助中國整體發展。國務院在《總體方案》中也明確表明,海南自貿區需要「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

同時,建設海南自貿區能與內地「一帶一路」倡議帶來聯動效應。南海是國際海運到中國的重要幹道。海南省如能利用自貿區帶來的優勢,有序地開發及使用海洋資源,強化中國的海洋經濟,將會對中國開發南海及發展與東盟等鄰國關係有重要的意義。《總體方案》更將海南自貿區定位為中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海南自貿區以建設自由貿易港為目標

自貿港是海南自貿區的最終發展目標。在中央12號文件中,列出以下海南由自貿區發展成自貿港的路線圖:

海南自由貿易區發展路線圖
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國際開放度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保持全國一流水準
2025年自貿港制度初步建立
營商環境達國內一流水準
2035年自貿港的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變得成熟
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
公共服務和創新創業環境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海南自貿區的稅收政策

習近平在4.13講話中形容,自貿港是世界上最高水準的開放形態。海南自貿區將會探索更靈活的財稅政策體系,以建立更開放的市場及營商環境。在未來,海南自貿區可以試行其他自貿區已成功試驗的稅收政策,以促進貿易發展。其中,在自貿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可以試驗選擇性徵收關稅。詳細財政稅收政策方案有待省政府公布。下表列出在其他自貿區的方案中獲提出試驗的重點稅收措施:

在其他自貿區的方案中,獲提出試驗的重點稅收措施
1.
根據企業申請,試行對該內銷貨物按其對應進口原料及部件,或按實際報驗狀態徵收關稅
2.在現行政策框架下,對自貿區內生產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等貨物給予免稅待遇
3.完善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
4.在符合稅制改革方向和國際慣例,以及不導致利潤轉移和侵蝕稅基的前提下,積極研究完善適合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的稅收政策
5.自貿區內符合條件的地區可按照政策規定,申請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
資料來源:11個自貿區的總體方案


海南自貿區的重點發展產業

中央12號文件表示,建設海南自貿港不以轉口貿易和加工製造業為重點。《總體方案》其後亦列出,海南自貿區以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以下列出海南自貿區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方向:

旅遊業

海南島計劃將會建設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旅遊業是海南島的重要產業,海口、三亞等城市廣受遊客歡迎。目前海南旅遊業絕大部分由國內遊客支撐。2017年海南省接待的6,745萬遊客中,國內遊客佔6,633萬,比率達98.3%[4]。為了吸引更多海外遊客選擇海南島,《總體方案》中闡述了以下政策方向:

  1. 為了令海外遊客能更方便到達海南島,政府將推動海口、三亞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航權安排,亦會鼓勵中外航空公司新開或加密來往海南島的國際航線。
  2. 海南自貿區會放寛市場准入,允許外商在中方控股的前提下,投資文藝團體;也會通過舉辦國際博覽會及節慶活動,吸引海外人士到海南島。
  3. 發展國際醫療旅遊和高端醫療服務。
  4. 提升高端旅遊服務能力,如發展郵輪航線、簡化遊艇入境手續及實施外國遊客乘坐郵輪免簽政策。

現代服務業

擁有便利、開放、高效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每一個自貿港的核心。因此,《總體方案》闡述了以下政策方向,以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及驅動服務業創新發展:

  1. 對外資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並在醫療、電訊、互聯網、金融及新能源汽車製造等領域大幅放寬外資市場准入。
  2. 為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海南自貿區將會探索建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3. 支援跨國公司、貿易公司建立和發展全球或區域貿易網路,以建設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
  4. 在多個專業服務界別,如建築、仲裁、會計、知識產權及會展業,引進國際化的規劃及專業服務機構。
  5. 利用面向南海的地域優勢,發展航運保險、航運仲裁、航運交易等高端航運服務,以建設現代國際航運服務平台。
  6. 加快金融業開放創新,以服務自貿區實體經濟,例如: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及擴大金融業開放。

高新技術產業

海南省位處熱帶地區,氣候有助農業發展及相關研究。而事實上,農業是海南省產業重要的構成部分,2017年第一產業佔生產總值21.6%及全省就業率40.3%,遠比全國的7.9%及27.0%高[5]。同時,海南省作為全國擁有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是發展海洋經濟及相關科研的理想地點。通過自貿區政策,進口醫療儀器及藥品也將會獲得更多便利,惠及醫療範疇研究。《總體方案》中提出的政策方向如下:

  1. 農業方面,海南自貿區將會在農業方面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建設全球動植物種資源中轉基地、鼓勵農業科技對外合作及建設農業人才培訓基地。
  2. 海洋經濟方面,通過引進國際深遠海領域科研機構、高校等先進科技資源,構建國際化深海科技創新平台。
  3. 醫療研究方面,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發展國際醫療旅遊和高端醫療服務,及支持在該區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及新藥試點。先行區也會對部分需進口,但關稅較高的醫療器械實施減稅。

同時,實施於其他自貿區的措施也會同時進行,如:行政體制改革、行政管理職能優化、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高外國人才工作便利度及加強建設重大風險防控體系。換言之,海南自貿區一方面將會延續其他11個自貿區的政策思維,另一方面也藉發展重點產業,向建設自貿港邁進。

海南自貿區承先啟後

2013年以來,中國先後設立11個自貿區,各自貿區功能定位及優勢特色各有不同。2013年設立第一個位於上海的自貿區時,方案集中在通過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業,服務上海城市經濟。2015年設立第二批自貿區(天津、廣東及福建)時,著眼點擴大至所在的區域經濟(京津冀協同發展、大灣區發展及兩岸合作)。2017年設立第三批自貿區時,更多產業獲得重點發展,例如:先進裝備製造業、文化產業、大宗商品交易及農業等。例如:浙江自貿區中的舟山島北片區重點發展油品等大宗商品貿易,陝西自貿區的楊淩示範區片區獲支持建設為「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等。

海南自貿區將以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同時會利用全島優勢,為中國海洋經濟服務,一方面為中國發展提供新經驗,另一方面向建設自貿港邁進,對接全球。根據《總體方案》,海南自貿區是彰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海南自貿區在未來中國長遠經濟及政策發展中的重要性,實在不容忽視。


[1]  資料來源:《海南統計年鍳2018》
[2]  海南自貿區實施範圍只限海南島,並不包括海南省其他島嶼。
[3]  資料來源:人民網《李克强: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2014年5月。
[4]  資料來源:《海南統計年鑒2018》
[5]  資料來源:《海南統計年鑒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