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中東地區市場機遇風險分析及我行對策

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要點

中東地區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以及"一帶一路"戰略中均處於重要地位,對於我國來說,在能源、基礎設施、經濟轉型及金融合作方面均存在較大投資合作機遇,但也面臨著地緣政治風險和能源價格波動風險。2008年我行正式入駐中東地區,目前在中東地區已經設立五家分行和一個籌備組,在中東地區的發展佔據了品牌、市場、科技等方面的優勢,但也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及不足。

為把握"一帶一路"沿線中東地區的發展契機,我行可考慮從以下五方面繼續拓展當地市場:一是抓住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國際化兩大戰略機遇,優化完善中東地區網絡佈局,增強經營網絡覆蓋深度;二是著力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在做優做強基礎產品線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新興產品線,深化資產結構調整;三是大力拓展本地市場,加快推進本土化經營,增強市場滲透率,推進本地化、特色化;四是注重全面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建立更加靈活、全面、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五是強化合規、反洗錢工作,傳導合規文化……

我行對策建議

  • 我行拓展當地市場的總體策略建議


總體來看,中東主要國家的政局相對比較穩定,與中國長期保持良好的雙邊關係。近年來,中東部分國家逐漸表現出"向東看"特別是向中國靠攏的趨勢,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響應並尋求戰略對接。經濟方面,中東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卡塔爾、沙特、阿聯酋等國人均收入在全球名列前茅,消費能力很強。中東國家普遍制定了吸引外資、促進貿易的政策,加之廉價勞動力充沛,因此中東市場充滿商機、前景廣闊。目前中國已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二大貿易夥伴, 而阿拉伯國家則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地、第七大貿易夥伴、重要的工程承包及海外投資市場。阿聯酋、卡塔爾等中東國家苦心營造了包容、開放、自由、多元的社會氛圍,使得來自全球近200 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在這裡和諧聚居。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以及阿聯酋、卡塔爾分別舉辦世博會、世界盃也給中資企業以及我行帶來了很多機遇。同時,中東地區地緣衝突頻發、石油價格低位運行、君主更替等也對中東地區的發展帶來潛在的巨大影響。展望未來,我行還將繼續穩步推進國際化、綜合化經營發展,不斷完善境外機構網點佈局,持續提升全球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對中東地區"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支持。

  • 機構佈局及網絡拓展建議


首先,可考慮以"一帶一路"戰略為抓手優化業務,持續完善區域協調機制。一是充分發揮區委會集體協商管理機制作用。在整體戰略制定與推動、財務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區域內協同營銷、信貸集中管理等重大事項決策等方面發揮協同作用,定期召開經營形勢分析會,不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會及業務協調會,共同研究發現和分析解決區域內共性問題。
 
其次,充分發揮自主經營靈活性。在各地監管規定不盡相同的情況下,業務拓展營銷、財務資源分配及業務指標分解、經營措施推進實施等事項均交由駐地自主管理,支持各駐地分行因地制宜作出高效決策,提高在市場開拓和內部管理的靈活性和能動性,促進業務發展。以迪拜為區域中心節點,各家分行除對公業務、貿易融資、資金業務、財務人事、內控合規等領域自主經營和管理外,將風險管理、運行管理、信息科技等中、後臺管理職能集中至區域中心統籌管理。
 
再次,探索區域事業部制經營和矩陣式管理新架構。中東機構目前應以區域管理為主,業務條線管理為輔,未來需要著手構建區域和業務條線雙維度矩陣式管理新模式,在金融市場、私人銀行、資產託管、金融租賃等部分業務模式成熟、客戶需求國際化特徵顯著的業務條線,可以積極探索事業部制管理模式。
 
第四,優化機構佈局,完善服務網絡。在積極申設伊朗代表處的基礎上,考慮在經濟增長潛力較大、中資企業"走出去"較密集、雙邊經貿往來快速增長的地區增設新的機構,同時增強現有經營網絡覆蓋深度。

  • 把握業務發展機遇


首先,整合區域資源,大力拓展本地市場。中東機構應通過不斷優化和整合資源,強化對區域內政府和大型企業及重點項目的攻關,持續促進本地業務發展。重視“兩大兩優”客戶營銷,即大企業、大項目和優質中小企業、優質個人客戶營銷,做大客戶規模,優化客戶結構。特別是對"走出去"中資企業、中東本地大型企業在土耳其及周邊區域的重大投資和重大項目進行重點支持,加快能源、高鐵、港口、隧道、機場、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營銷、落地。對於中小企業客戶,應積極調整客戶結構,綜合客戶的行業、信用評級、擔保方式情況,對於信用評級較低、抗衝擊能力較差的小企業客戶,限制存量客戶的風險敞口,增加抵押或增強擔保等風險緩釋措施,逐步穩妥退出。
 
其次,針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採取更有特色的服務。阿聯酋將舉辦2020年世博會,卡塔爾將舉辦2022 年世界盃,再加上經濟發展、戰亂頻繁等原因,中東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建議中東機構對中資企業投資的大型項目,利用好工商銀行全球資源優勢,提供資金、結算、理財、現金管理於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特別是將項目融資和投資銀行、融資租賃、跨境資產交易等業務的橫向聯動,通過銀團貸款、風險參貸、表內外融資等結構化項目融資安排為企業提供服務,提高我行綜合融資服務能力。圍繞重點項目,配套做好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和零售業務產品服務,充分利用有限的網點資源和資金資源鞏固和增強在中東市場上的競爭力。

再次,充分把握人民幣國際化新階段的機遇。借助"人民幣國際化"、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中資企業"走出去"的良好契機,特別是多哈分行作為跨境人民幣業務清算行的便利,中東機構應積極開拓金融機構客戶的人民幣業務,積極營銷本地同業開立“跨境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和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搭建更廣泛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合作渠道。同時,開拓本地中資企業和當地客戶跨境人民幣業務,如提供跨境人民幣項下各類存貸款、國際結算、貿易融資、資金交易和衍生產品、現金管理等產品。

第四,拓展本地化經營業務領域,嘗試特色業務。一是中東機構應立足本地,輻射周邊,實現業務區域多元化,逐步由依託集團境內網絡優勢拓展國內客戶來源的單一模式,發展為依託集團系統優勢向境內和中東周邊國家客戶協同拓展的多元化模式。二是調整重心,突出優勢,推動行業結構合理化。強化政府類貸款營銷,加大對本地同業的營銷,退出存在潛在風險的租賃與貿易類業務,整體貸款行業集中度更趨分散合理。三是創新發展,多方合作,實現業務種類多樣化。通過與集團內各機構合作,將信貸產品線從傳統代付和內保外貸等擴展到銀團貸款、俱樂部貸款,從貿易融資擴展到資產支持融資業務;開展人民幣清算、代理外匯交易業務,並抓住境內資本市場開放契機,營銷本地主權基金,協助總行實現債券交易對手的拓展。

第五,優化資產負債管理,促進區域資金業務升級。一是變被動負債為主動負債,從初始階段被動尋找資金,轉變為主動拓展資金業務。通過與本地金融同業的合作,擴大貨幣市場交易、發行大額存款證及中期票據、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交易對手,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降低資金成本,推進資產負債結構優化。二是推進全面負債管理,優化區域資產負債協調機制,促進區域內相關資源合理配置。三是發揮區位優勢,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轉型升級資產負債管理職能。逐步將迪拜分行打造成為集團的海外籌資中心、區域債券簿記中心以及區域資金拆借中心,助力集團海外業務的快速發展。

  • 加強風險防控


首先,防範合規風險,加強反洗錢工作。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堅守合規底線。加強法規政策變化的跟蹤與分析,落實本地監管要求及境外法案實施,確保業務發展依法合規;加強合規反洗錢培訓宣傳與隊伍建設,不斷推進合規反洗錢系統建設,提升子行反洗錢、操作風險管理防範的水平,為合規反洗錢風險管理提供更強大的系統支持。充分考慮區域共性與特性,在保持與總行合規理念一致的情況下,針對各地監管要求不盡相同的情況,尊重各駐地分行獨立性,合規工作實行駐地自主負責、獨立運作,推動合規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

其次,堅守風險底線,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重點行業、板塊和預警指標分析,密切關注和控制信貸業務的行業風險;積極研究跨境人民幣業務各項產品在政策、市場、信用、操作風險等領域的情況,完善基金、債券等子行重點業務發展的風險控制要求,支持前臺客戶和業務拓展。在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目前中東當地監管機構也加強了對轄屬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監管要求。

以阿聯酋為例,從2015 年1 月1 日起,迪拜金融監督管理局按照巴塞爾協議III流動性管理要求,逐年考核LCR 指標,目前由於客戶存款放緩,導致銀行流動性水平下降,該監管要求加劇了銀行業的資金壓力。中東機構應利用系統實現對流動性指標的全天候監測,制定資金備用計劃提高緊急情況下流動性獲取能力。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中東機構應重點把控實質性風險,優化前中後臺風險防控機制,針對客戶和產品特點實現差異化審查審批,將區域各分行不良貸款率持續保持在較低水平。在市場風險管理方面,中東機構應通過多種渠道提升市場信息的獲取能力,提高信息敏感度,加強限額管理和日常監控,強化市場風險控制。在匯率風險管理方面,由於中東國家兌美元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美元匯率特別是美聯儲推進加息進程,對中東國家形成較大的匯率風險。此外,人民幣匯率的貶值,也對我行部分業務產生影響。建議中東機構及時跟蹤及分析國際市場變化情況,密切關注匯率波動,積極應用利率和匯率工具,對沖匯率風險。

再次,謹慎防範我行客戶在中東面臨的投資風險對我行經營帶來損失。一是鑒於目前國際油價低迷導致中東產油國財政收入縮水,部分非核心基建工程存在停工或者取消的風險。同時,中東建築類市場競爭激烈,中資企業價格優勢基本喪失,利潤空間非常薄弱。因此,我行應密切跟蹤此類客戶的項目進展狀況,及時作出風險判斷和預警,做好把控風險的相關措施。二是中東地區民族、宗教、領土、歷史問題錯綜複雜,地緣與政治風險較高。我行應採取"介入宜緩,退出宜速"的策略。在政局動盪不定的國家或地區,以及具體項目,不宜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發生政治動亂或戰爭的初期,應迅速果斷地撤離所在國家或地區,確保中國員工人身安全,力爭財物少受損失。另外,應注意"審時度勢,待機而定"。即對政局趨於穩定的國家和地區,應選擇最佳時機進入市場,力爭以較好的條件獲得工程。三是必須充分瞭解所在國與工程承包相關的法律和政策,如外商投資法、公司法、稅法、外匯管制制度、勞工政策和技術要求等。規避法律風險,利用各國法律法規中的有利條款,要聘用當地專業律師和稅務代理機構,利用專業代理能使我們規避風險。

上文轉載自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研究報告(2017年第1期),請按此閱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