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防過度?

喬治華盛頓大學阿米塔伊伊茲歐尼

絲綢之路再次登上新聞頭條。約30位各國領導人最近在北京參加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商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標誌性的外交政策倡議。已有68個國家和中國簽署協議加入這一倡議,據稱中國將為此投資近1萬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已被稱為"世紀工程"。

對這一倡議的反復宣傳令美國官員感到不悅,他們視其為改頭換臉的地緣政治。特朗普的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最近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屬於“進攻性”的中國投資。科茨還表示,這一倡議背後的目的是中國"通過基礎設施項目來擴大其在亞洲的戰略影響力和經濟作用"。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富蘭克林艾倫認為:"這是一項經濟倡議,但中國將趁機擴張其軍事基地。"《經濟學人》雜誌視“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貿易領袖的嘗試。

另一種戒備心不那麼強的觀點認為,整個項目被嚴重誇大了。關於投資的統計包含了之前已經啟動的項目。一些項目(例如在緬甸和巴基斯坦的)已經失敗,並令中國投資者損失了大部分投資。此外,正如美國在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或進行投資時發現的那樣,這些措施往往招致憎恨而非提升影響力。並且,如果中國真的促進了中亞基礎設施發展,並由此促進了這一區域的經濟發展,將令這一地區民眾受益極大,並幫助相關國家實現穩定。

在決定如何回應"一帶一路"倡議時,西方應當進行一項重要的戰略評估:美國及其盟友是否計劃阻止中國影響力的任何提升,或僅遏制那些中國利用武力控制他國的行動?

至關重要的基本假設是:一個崛起的中國類似於一波上漲的能量,相較於通過全方位阻斷來封鎖這股能量的戰略,允許這股能量以不危害、甚至有利於國際秩序的方式擴張的戰略更可能獲得成功。執行這一戰略意味著包容中國獲得更大影響力的願望,但阻止其脅迫行為。

區分影響力和脅迫至關重要。儘管中國很可能提升在本地區的影響力,但其不斷增長的影響力不應被視同於進攻性。影響力把在既定情境下如何行動的決定權留給了被影響者,而脅迫則杜絕了這種選擇,並強迫被脅迫者服從脅迫者的偏好。例如,在歐盟事務上,德國相較于其他歐盟成員國擁有更大影響力,但這並沒有讓德國成為一個進攻方,更不用提地區霸權。在過去,美國是西半球霸權國家,恐嚇那些不遵守其指令的國家。但現在,儘管美國對本地區大多數國家仍有較其他國家更大的影響力,但美國不再具有進攻性,也不再是霸權國家。因此,依照只否定進攻性行為的戰略,美國及其盟友不應容忍本地區的脅迫行為(這將違反長期以來的威斯特伐利亞主權原則)。但是,當中國的行為被限制在尋求增加本地區影響力範圍內時──例如通過公共外交、貿易、投資或文化交流,以及通過在"一帶一路"沿線大規模投資──那麼美國應用相同的方式來應對,而非增強軍力並暗示威脅動用軍力。對於試圖維持現狀者(留給一個崛起的中國釋放其增長能量的狹小空間),以及試圖收縮者(基於某種"美國優先"戰略從亞洲後撤)來說,這都是更為合適的戰略。

上述分析假設一個霸權和一個有影響力國家之間存在明確的區別。霸權的字典定義糅合了影響力和支配力。霸權的最佳定義是一個國家阻止其他國家(在其施加霸權的任何領域)作出霸權反對的決定的能力。相反,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僅能令其他國家在面對本國或其他國家偏好時,更多考慮有影響力國家的偏好。區分這些概念,凸顯出兩種戰略的重要不同:其一尋求阻止中國變成一個支配性國家,其二尋求否定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美國沒有理由反對中國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這將有助於為建造公路、鐵路、港口、大橋和輸油管道融資。即便中國因此在亞洲獲得了額外的影響力(這並非一定會發生),也沒有理由提高警惕。例如,自從美國在布什政府期間偏向印度之後,中國在巴基斯坦獲得了更多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增加卻幾乎沒有改變該地區的基本地緣政治格局。

誠然,如果爆發戰爭,一條發展成熟的絲綢之路或將令封鎖中國──這是很多美國軍事規劃人士所呼籲的、比入侵大陸少具攻擊性的策略──變得更加困難。不過,允許中國獲得經濟影響力而非軍事支配力,並確保一條可以獲得必要資源的必要通路,將令戰爭的風險降低。

請按此閱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