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工贸易与东盟地区生产关系

广西「十三五」规划把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对外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范畴,并以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为发展方向,鼓励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及上下游产业伸延,利用各加工贸易园区及保税区等载体,同时打造南宁-钦州-北海电子信息加工贸易产业带。随着广西加工贸易转向中高端,部分劳动力密集的工序也开始外移,并与邻近东盟地区形成产业链。

广西加工贸易有长足发展

过去几年,广西加工贸易明显增长。虽然广西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但仍吸引不少东部产业转移。2016年整体外围需求疲弱,广西的出口同样出现下跌,但由2010年至2016年间,广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达33.3%,当中加工贸易出口年均增长为27.2%。加工贸易占广西整体外贸的比重由2010年的9.9%,上升到2016年的20.6%。现时加工贸易所用原材料及零部件来源自不同地区,但组装后出口则大多以香港为中转地。

表:广西进出口加工贸易
 
表:广西进出口加工贸易
 

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

为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广西于2016年提出加工贸易第二轮「倍增计划」,并于2016年6月发布《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争取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较2016年翻一番,超过200亿美元;而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分别达到75%、50%以上。

《实施意见》提出了支持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 对总投资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项目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加工贸易企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免除地方分享部分;
  • 重点产业园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由20%降至14%,并对这些产业园区内加工贸易企业暂停征收水利建设基金;
  • 对广西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可按不低于相关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底价;
  • 统筹加大对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据报道,2016年广西财政安排3亿多元人民币专项资金,加上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6亿多元人民币,用于进一步改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环境。

在用工方面,以北海市为例,据当地北海工业园区资料,当地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约为2,500元人民币。值得留意是最近广西沿边部分城市与接壤的越南地区加大开展中越边境劳务合作。于2017年初,广西崇左市、防城港市、百色市三个沿边城市与越南边境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四省签署了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协定,双方劳务合作机制正式建立。由于广西经济不断发展,广西边境地区用工需求也快速增长,而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则有富余劳动力,跨境劳务合作有利于越南劳动力到广西务工。据估计,每名跨境劳动力每年工资成本约比广西本地工人低超过1万元人民币。

加工贸易向较高增值发展

广西近年的工业结构也逐步向高新技术及电子业发展,加工贸易也同时向这方面迈进。在推动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引导加工贸易配套产业成链条进入,推动加工贸易集聚发展,并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广西正在铁山港区规划建设一个电镀园,以提供相关的上游产业配套。

以北海市为例,电子业是当地发展较快的主要产业,据悉已有600多家大小电子企业。电子信息便是北海工业园区的主要产业,其次为食品、制药及装备制造。据北海工业园代表指出,工业园的产业链正向上游伸延,并向研发方向发展,现正成立一个基金用以支援研发的工作。北海工业园区已有5家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8个省级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并已建成广西首家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现时北海工业园内用工人数约在2万多,2017年预计可能达到3万人,大部分是本地工人,招工方面并没有很大问题。不过,据园区负责人表示,现在进入北海工业园的企业的用工需求已没有以前那么迫切,企业反而更关注当地如何支援升值。因此,北海工业园代表也意识到,长远而言,不能单靠优惠政策,而需要发展支援配套服务,提升产业服务水准,例如提高当地检测服务水准、标准认证服务、培训人才等,这些对配合研发工作十分重要。此外还会设置口岸联检中心,提升通关便利化以进一步提升经营环境等。

与东盟地区产业链关系

广西加工贸易利用不同来源的材料及零部件,组装后出口大多以香港为中转地。不过,广西现时的加工贸易也不是以前简单的来料加工,已开始有企业以广西为基地,利用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开展并融入国际产能合作。据广西资料,北部湾区的一些企业已逐渐开始把部分附加值低及劳动力需求大的工序,转移到东盟国家生产。

虽然广西劳动力的生产能力水准较一些东盟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为高,但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部分在广西北部湾区的生产企业也开始与周边东盟国家展开产业分工,一些简单的组装工序,会外发到越南或柬埔寨,完成后再运回广西作进一步组装,从而在广西与东盟之间开始形成一个以广西为基地的加工贸易产业链。据北海工业园代表介绍,例如有台资的电子企业便通过在北海设立的企业到柬埔寨投资建设产业园,利用当地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再运回北海进行深加工或最后组装。由于低端的工序转到柬埔寨,中高端的则留在北海,因此现时该企业在北海的用工人数由2015年的4,000人逐步减少至 2016的 2,000人左右。虽然用工少了,但总体产值却没有下降。

对广西而言,这也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就如北海工业园的代表指出,这是无可避免的发展,虽然企业要把部分生产往外移,但北海希望吸纳的已不是低端、低增值的电子产业,工业园区也希望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让企业在与东盟地区建立产业链的同时,继续把北海作为管理中心。

针对电子产业有特别的产业服务配套,例如北海工业园便建立了一个电子信息产品检测中心,企业的产品不需要再拿到省外检测,下一步将在当地提供各类资质认证。另外将建立口岸联检中心,在园区内完成海关及商检等手续。园内也成立了一个校、企合作平台的技能培训学校,培训相关的技术员工,作为对企业的支援服务。

中马钦州产业园

中马钦州产业园是马来西亚与中国两国财团组成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是中马「两国双园」(即位于广西钦州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及位于马来西亚关丹的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其中一园。中马钦州产业园距离钦州市约15公里,园区规划55平方公里,第一期面积15平方公里,当中7.8平方公里为起动区。预计2017年内会全部发展15平方公里,比预期的2020年为快。2017年初,已签约及即将签约入园企业约有66家。园区计划发展为国际化的园区,欢迎各地企业入驻。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加工贸易园区有标准厂房供应,也有工人宿舍的配套。

产业园区东面是4A级景区三娘湾,西面是国家海洋公园茅尾海。因此园区将利用周边的旅游资源,打造集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育等的国际旅游风景区。

中马钦州产业园于2012年正式奠基,经过几年的基础建设,现时已具备企业入驻营运的条件。现在逐步引进6个主要行业:医药卫生、资讯技术、海洋产业、装备制造、材料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包括文创、旅游)等。此外,还正在洽谈引进马来西亚的传统优势产业,如燕窝加工、清真食品及橡胶等,也在洽谈马来西亚进口棕榈油的深加工项目。

两国双园在选址方面,双方都选在港口城市,计划从产业链以至物流链的合作发展。现时已进入在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的有钢铁铝材加工及陶瓷等工业,主要面向地区市场。中马钦州产业园希望加强中马产业合作,但现在先引入不同产业,把园区发展起来,也计划逐步引入马来西亚优势产业,如燕窝加工、清真食品加工等。2016年底,中国与马来西亚签定了《马来西亚输华毛燕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条件议定书》,广西钦州及中马产业园区可能成为指定马来西亚毛燕进口口岸及加工基地。

相片: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厂房。
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厂房。
相片: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厂房
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厂房。
v
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加工贸易园。
相片: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加工贸易园
中马钦州产业园内的加工贸易园。

保税区向产业提供更多附加值发展

广西「十三五」规划提到要更好利用各保税港区及出口加工区来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事实上各保税港区也在推动在不同产业发展更多的附加值活动。例如南宁保税港区除保税仓储外,也在发展进口汽车展销/保养、国内出口设备返回维修、航空物流及飞机维修/培训、进出口食品/保健品深加工等。

相片:钦州保税港区汽车城
钦州保税港区汽车城。
相片:钦州保税港区汽车城
钦州保税港区汽车城。
相片:钦州保税港区内电商实体店。
钦州保税港区内电商实体店。
相片:钦州保税港区内电商实体店。
钦州保税港区内电商实体店。

钦州保税港区正计划重点引入进口棉花在保税区内加工,在纺纱之后,可进口到内地或出口。内地进口水果和肉类等要在指定有符合资质的口岸,包括查验平台,这方面钦州保税港区亦已具备,因此钦州保税港区也正计划推动冷链进口加工,主要是针对水果和肉类进口,涉及切割及分包装等工序;还有木材加工是以进口保税木材,加工成板材或其它建筑木质组件部分。钦州保税港区也在发展跨境电商,希望提供一个给予东盟中小企进入中国市场的平台,协助他们处理进口时可能遇到的手续问题。市场定位主要引进东南亚特色产品,面向广西及内地西南市场。

香港制造业可留意广西在推进与东盟间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利用当中提供的发展空间,更有效地整合地区性的供应链。广西近年在电子业快速发展,现时正在北海铁山港规划一个现代化电镀业园区以支援产业发展。不过,广西制造业仍缺少强大的专业服务支援他们的发展,例如研发、品牌推广、检测等,这些关键的专业服务领域,或能给予香港相关业界与广西制造业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