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防过度?

乔治华盛顿大学阿米塔伊伊兹欧尼

丝绸之路再次登上新闻头条。约30位各国领导人最近在北京参加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商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标志性的外交政策倡议。已有68个国家和中国签署协议加入这一倡议,据称中国将为此投资近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已被称为"世纪工程"。

对这一倡议的反复宣传令美国官员感到不悦,他们视其为改头换脸的地缘政治。特朗普的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最近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属于“进攻性”的中国投资。科茨还表示,这一倡议背后的目的是中国"通过基础设施项目来扩大其在亚洲的战略影响力和经济作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富兰克林艾伦认为:"这是一项经济倡议,但中国将趁机扩张其军事基地。"《经济学人》杂志视“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贸易领袖的尝试。

另一种戒备心不那么强的观点认为,整个项目被严重夸大了。关于投资的统计包含了之前已经启动的项目。一些项目(例如在缅甸和巴基斯坦的)已经失败,并令中国投资者损失了大部分投资。此外,正如美国在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或进行投资时发现的那样,这些措施往往招致憎恨而非提升影响力。并且,如果中国真的促进了中亚基础设施发展,并由此促进了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将令这一地区民众受益极大,并帮助相关国家实现稳定。

在决定如何回应"一带一路"倡议时,西方应当进行一项重要的战略评估:美国及其盟友是否计划阻止中国影响力的任何提升,或仅遏制那些中国利用武力控制他国的行动?

至关重要的基本假设是:一个崛起的中国类似于一波上涨的能量,相较于通过全方位阻断来封锁这股能量的战略,允许这股能量以不危害、甚至有利于国际秩序的方式扩张的战略更可能获得成功。执行这一战略意味着包容中国获得更大影响力的愿望,但阻止其胁迫行为。

区分影响力和胁迫至关重要。尽管中国很可能提升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但其不断增长的影响力不应被视同于进攻性。影响力把在既定情境下如何行动的决定权留给了被影响者,而胁迫则杜绝了这种选择,并强迫被胁迫者服从胁迫者的偏好。例如,在欧盟事务上,德国相较于其他欧盟成员国拥有更大影响力,但这并没有让德国成为一个进攻方,更不用提地区霸权。在过去,美国是西半球霸权国家,恐吓那些不遵守其指令的国家。但现在,尽管美国对本地区大多数国家仍有较其他国家更大的影响力,但美国不再具有进攻性,也不再是霸权国家。因此,依照只否定进攻性行为的战略,美国及其盟友不应容忍本地区的胁迫行为(这将违反长期以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原则)。但是,当中国的行为被限制在寻求增加本地区影响力范围内时──例如通过公共外交、贸易、投资或文化交流,以及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大规模投资──那么美国应用相同的方式来应对,而非增强军力并暗示威胁动用军力。对于试图维持现状者(留给一个崛起的中国释放其增长能量的狭小空间),以及试图收缩者(基于某种"美国优先"战略从亚洲后撤)来说,这都是更为合适的战略。

上述分析假设一个霸权和一个有影响力国家之间存在明确的区别。霸权的字典定义糅合了影响力和支配力。霸权的最佳定义是一个国家阻止其他国家(在其施加霸权的任何领域)作出霸权反对的决定的能力。相反,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仅能令其他国家在面对本国或其他国家偏好时,更多考虑有影响力国家的偏好。区分这些概念,凸显出两种战略的重要不同:其一寻求阻止中国变成一个支配性国家,其二寻求否定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美国没有理由反对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将有助于为建造公路、铁路、港口、大桥和输油管道融资。即便中国因此在亚洲获得了额外的影响力(这并非一定会发生),也没有理由提高警惕。例如,自从美国在布什政府期间偏向印度之后,中国在巴基斯坦获得了更多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增加却几乎没有改变该地区的基本地缘政治格局。

诚然,如果爆发战争,一条发展成熟的丝绸之路或将令封锁中国──这是很多美国军事规划人士所呼吁的、比入侵大陆少具攻击性的策略──变得更加困难。不过,允许中国获得经济影响力而非军事支配力,并确保一条可以获得必要资源的必要通路,将令战争的风险降低。

请按此阅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