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

摘要

粵港澳大灣區內一共有11個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2016年大灣區的總人口為6千8百萬,總境內生產總值 (GDP) 為1.39萬億美元,而人均GDP為20,412美元。英國現時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人口與大灣區相若,而GDP則差不多兩倍於大灣區。以大灣區經濟現時增長的速度,十年最少可以翻一番,大灣區經濟規模在十年後應可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大灣區內城市各有所長,應當邁向經濟一體化,才能高效利用它各個城市的資源,充分發揮它們的潛力和經濟互補性,實現規模報酬,協調各城市各自專門化、分工協作與有序發展,避免重複建設與惡性競爭,構造正和與多贏局面。要組合大灣區的經濟,應當考慮在區內成立試點自由貿易區,先行先試。經濟要一體化,就必須做到在大灣區內四通。就是:貨物與服務流通、人員流通、資金流通與資訊流通。大灣區內的基礎建設,應當都可以相互共用。港深齊心協力合作,可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創新、創投與融資中心。大灣區最終可成為一個超巨型的國際大都會,而屆時人均GDP也會超過4萬美元,進入發展經濟體行列!

1.引言

粵港澳大灣區內一共有11個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2016年大灣區的總人口為6千8百萬,總境內生產總值 (GDP) 為1.39萬億美元,而人均GDP為20,412美元。現時大家都很關心中國能否脫離中等收入陷阱,其實大灣區早已經超過中等收入經濟體的門檻了。粵港澳大灣區內11個城市各有所長,但需要協調,多元分工與有序發展,避免重複建設與惡性競爭。大灣區的總和大於其所有部分的總和。這不是零和遊戲,一定可以做到正和與多贏!

香港基本上已經沒有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製造業,但擁有世界級的研究型大學,可以為大灣區培養科技、工程與醫療人才以及供應研發服務,尤其是基礎研究。香港亦有強大與國際化的金融業,可以支援其它大灣區城市的政府與企業,以發行債券或股票方式,在香港籌集資金發展,以及走出去到海外投資。香港亦有豐富的創意人才,可支持創意產業,例如電影業,在大灣區內發展。

澳門是以博彩業與旅遊業為主,還有會議與展覽業務,但它的經濟需要更多元化。

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是政治與經濟中心,有重工業(例如汽車製造業)、輕工業與服務業,也有一流的大學(例如中山大學與華南理工學院),也是廣東省的運輸樞紐。

深圳有非常成功的高科技企業,例如華為、中興、比亞迪與華大基因等等,在研發方面有大量投入,也有蓬勃發展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要服務民企,但在高等教育與醫療方面,還相對比較不足。

珠海有製造業(例如電子儀器及機械),亦有可加強利用的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應當有更高速的發展。

佛山是全國出口商品的綜合基地之一,產品包括家用電器、電子、紡織、塑膠、皮革、食品、陶瓷、服裝、印刷、建材、鑄造與機械等,主要以輕工業為主。

中山是消閒中心,港珠澳大橋通車後,也會成為香港與澳門的市郊,適宜港澳市民長期居住。

東莞正在轉型過程中,從中小型輕工業轉為高科技企業的後院,支援大灣區高科技產業的持續發展。中山是消閒中心,港珠澳大橋通車後,也會成為香港與澳門的市郊,適宜港澳市民長期居住。

肇慶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優秀的旅遊城市,人均GDP現時較低,有大幅度增長的潛力。

惠州有電子製造業與石化工業,還有大量發展的空間。

江門是紡織服裝、化學纖維、食品、皮革與紙制產品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可供應大灣區內外市場。

大灣區內這十一個城市之間,除了地理鄰接之外,還有方言、文化、歷史與鄉土、血緣的關係,同時它們的經濟互補性大於經濟競爭性,應當比較容易協調合作,創造多贏。

2.願景

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總人口為6千8百萬,總境內生產總值為1.39萬億美元,而人均GDP為20,412美元。英國現時(2016年)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人口為6千5百1十萬,境內生產總值為2.63萬億美元,而人均GDP為40,399美元。英國人口與大灣區相若,而GDP則差不多兩倍於大灣區。以大灣區經濟現時增長的速度,十年最少可以翻一番,而英國經濟增長相對緩慢,在加上脫歐影響,大灣區到2027年就可以趕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而大灣區人均GDP也會超過4萬美元,進入發展經濟體行列!大灣區最終會成為一個超巨型的國際大都會。

3.大灣區的機遇與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的總和應可大於其所有部分的總和。大灣區應當邁向經濟一體化,才能高效利用它各個城市的資源,充分發揮它們的潛力和經濟互補性,實現規模報酬,構造正和與多贏局面。假使大灣區經濟能一體化,它的增長速度會比現時更高。要組合大灣區的經濟,應當考慮在區內成立試點自由貿易區,先行先試。當然,還有廣東省自己本身的自由貿易區,比大灣區要更大。希望能夠在大灣區裡面先試點成立自由貿易區,再逐漸延伸到整個粵港澳。

經濟要一體化,就必須做到在大灣區內四通。什麼叫四通?就是:貨物與服務流通、人員流通、資金流通與資訊流通。大家都說紐約大灣區、東京大灣區與三藩市大灣區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榜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能做到這四通,沒有限制,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所缺乏的。大灣區要做到全面四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需要所有十一個城市齊心通力合作外,也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領導和支持,才有可能做得成功,但也需要一段比較長的磨合時期(最少五到十年),假如在這段時間內能夠做到四通,就非常不錯了。

4.大灣區經濟一體化——四通:貨物與服務流通、人員流通、資金流通與資訊流通

貨物與服務流通

貨物在大灣區中能夠自由流通,至為重要,若需要重重檢查,則費時失事。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建立大灣區試點自由貿易區,引進高科技的辦法來解決,讓在大灣區內生產的商品,在區內可以全免關稅、自由流通。準備跨境往來,從港澳到大灣區內其它城市,或從大灣區內其它城市到港澳的商品,可以預先設置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頻率鑒定)”) 標記。RFID是一種可附在商品上的電子標記,可證明原產地,以便於在大灣區內可以自由通行。RFID亦可記載其它資料,例如價格、生產日期、適用時期、商品成分、質素驗證與曾否課稅等等。

港澳地區運到境內大灣區外地區的商品,可在港澳預檢並預付關稅,以RFID標記證明,經保稅密封運輸工具直接送到大灣區外地區。無RFID標記證明已預付關稅之商品,在進入大灣區外境內地區,就必須完稅,這是在高科技時代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從境內大灣區外地區運到港澳地區的商品,亦可以經過RFID標記證明,在內地預檢並如有需要預繳法定稅款後,自由進入港澳。

貨物流通做成功之後,可以進一步考慮服務業的流通。在大灣區內每個城市的合格服務業經營者,應可申請到其它城市註冊,提供服務,但需要完全符合其它城市的資格要求,並嚴格遵守其它城市的法律與規章。

人員流通

首先,在大灣區內各內地城市有正式戶籍的居民,都可以向香港或澳門特區政府分別申請港澳通行證,獲得批准之後,可以憑證自由往來港澳,比照現時港澳有永久居住權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通行證,憑證自由往來內地。但這並不包括長期居留,長期居留還需要另行申請。為方便人員流通,也可考慮允許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各內地城市,成立香港或澳門子弟學校,也允許大灣區各內地城市居民在港澳成立內地子弟學校。現時在內地的台商子弟學校,就是先例。

其次,是資格互認,專業資格可以在大灣區內實行互認,標準可以用大灣區內各城市現行標準之中之最高標準,一旦獲得通過,該專業人員可以在大灣區內所有的城市服務。專業可以包括工程、會計、設計、醫療、看護與法律等等,其中法律可能是最困難的,因為需要同時達到港澳與內地的最高標準。大學學位與其它學歷也都可以按各城市之最高標準互認。

第三,是稅負理順。港澳與大灣區內內地城市永久居民跨境就業時,除了避免雙重課稅之外(但也應避免雙重不課稅),其它與就業有關的負擔,例如“強積金”與“四險一金”,可以按該僱員之永久居留地辦法處理,這樣就比較簡單化。(例如香港永久居民在境內大灣區任職,其內地僱主可為該僱員向香港強積金供款,而不需要供內地的四險一金。內地大灣區永久居民在港澳任職時,僱主亦可為該僱員向其永久居留地付需要的四險一金,而不須付港澳的強積金或退休金或其它不是必須的保險。)在大灣區內各城市有正式戶籍的學術與研究人員,跨境在大灣區其它城市工作時,可以豁免當地(包括中央政府與港澳)個人所得稅三年,只需繳付永久居留地的個人所得稅,以鼓勵大灣區內學術與研究人員交流、促進合作創新。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之間已有此協議。在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之間尚未達成協議之前,可能需要大灣區地方政府暫時補貼。

第四,假如大灣區人員跨境流通需要暢順,就必須實行“一地兩檢”。一地兩檢,甚至一地多檢,不乏世界先例:從加拿大去美國,是在加拿大先驗證;從瑞士到法國,從歐洲大陸坐特快車 (Eurostar) 到倫敦,也是一地兩檢。現時假如從香港乘車經深圳灣到深圳,過境時就是實行一地兩檢,香港的進出口關卡就設在深圳那邊。假如不推行一地兩檢,所有連接大灣區的跨境基建工程,成效會大打折扣,也是資源的浪費。期望“一地兩檢”能早日落實。

其實,“一地兩檢”的主要受惠者是香港居民。在“一地兩檢”之下,香港居民乘高鐵可直接來往內地各大城市,不必在中途下車受檢;不然的話,香港需要派遣官員,分駐內地各大城市高鐵車站,預先檢查高鐵乘客之後,乘客才能上直通車赴港。另外也方便內地各大城市訪港旅客,無論是商務或旅遊,鼓勵他們多來香港,促進香港經濟持續繁榮。

此外,在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之後,可以考慮“三地車”的安排。已有粵港兩地牌的汽車,如有需要,可向澳門特區政府申請在澳門行駛的牌照。已有粵澳兩地牌的汽車,如有需要,亦可向香港特區政府申請在香港行駛的牌照。假如有需要控制跨境車輛流量,可以利用跨境牌照費來調整,讓最有需要在粵港澳三地往來的車輛(例如大型公共汽車),能優先獲得三地牌,也可考慮引進臨時三地牌,只能在短時期內作一次往來使用。

資金流通

在大灣區內,應當全面實行國民待遇。跨城市投資與在本城市投資,只要合法,都一視同仁。資金在大灣區內,無論是人民幣、港幣、澳門幣、美元、歐元或是其他貨幣,除了牽涉到資本帳戶下資金從境內非大灣區進出大灣區時,均可隨時自由流動,經常帳戶下資金流動更是完全沒有限制。

資本帳戶下資金從境內非大灣區進入大灣區內內地城市時,不受限制,但要轉到境外,就必須先存放在商業銀行戶口裡一年以上,並需經核准後方可。就是說:在境內大灣區外的資金,轉到大灣區裡面,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夠繼續轉到境外。這是一個權宜辦法,要不然,就等於全國內地資本帳戶下流出境外變成完全沒有管制了。同樣地,資本帳戶下資金從境外進入境內大灣區內內地城市時,亦不受限制,但要轉到境內非大灣區,也必須存放在商業銀行戶口裡一年以上,並需經核准後,才能再轉到境內非大灣區。現款於銀行入存或提出,超過十萬元人民幣等值,就必須登記日期、數目、來源和去處。這其實主要是倚靠高科技,就是說:每筆銀行存款都有數碼數據注明原始來源地、存入、轉帳和提出的日期。

資訊流通

資訊一致,是經濟效率最優化的重要條件。資訊在大灣區內互聯網上,經過用戶實名登記後,可以考慮開放,因為完全可以追蹤。電視與電台新聞報導(例如天氣預告),在大灣區內,經過實際負責人實名註冊登記後,亦可以考慮開放。其它媒體、書籍與文化產品,經實際負責人實名註冊並志願受檢合格通過後,亦可以考慮開放在大灣區內自由流通。

原文刊載於2017年8月,請按此閱覽全文